在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苏保信(左)在进行特种电磁线质量检验。 本报记者 过仕宁 摄
■ 本报记者 方文婷
从一名检测岗位新人到技能大师需要多长时间?苏保信用了十年。在4月22日上午全国总工会召开的“五一”新闻发布会上,10位来自生产一线的劳动者获评2019年全国“最美职工”,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中心实验室主任苏保信名列其中。
在检测岗位工作一年多就夺得全国大赛的桂冠,先后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为企业节约生产和检测成本上千万元,从一名一线操作工破格晋升为技师最后成为技能大师并拥有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这位80后持之以恒在基层岗位磨炼、成长并不断创新,用十年如一日的坚持和努力诠释了全国“最美职工”的内涵,展现了新时代大国工匠的风采。
2000年6月,苏保信正式入职铜陵精达特种电磁线股份有限公司。刚进厂时,由于不懂操作技能,只能做一些搬运之类的粗活。为了更快学会操作技能,适应岗位需求,他主动利用下班时间练习,不懂就问,结合实践反复参悟,很快就能独立完成基本操作了。他在生产车间干了3年的操作工和辅助工,掌握了基本操作技能。2004年,公司从内部扩招质量检测部门人员,苏保信报了名并从此踏上了职业生涯的新征程。
从2004年进入检测中心被安排做“复绕”这一辅助工作开始,他就利用完成本职工作后的一切时间观摩老检测员操作,研究操作仪器上的英文说明,长期坚持下来,他对每一台仪器的特点如数家珍。
这十多年,在每一次技术攻关的日子里,他待在实验室的时间比在家里还长。“我一直在一线岗位,随着工作内容的变化,我开始逐渐发现自己在技术方面的差距,只有不断学习进步才能适应岗位需要。”苏保信说,检测员岗位对技能有特殊要求,只有完全掌握这些技能才能更好地发挥岗位作用,服务企业生产。这份对自己、对企业的责任心一直是苏保信多年来执着学习、持续创新的内生动力。
能吃苦、肯钻研,这是检测中心负责带苏保信的师傅缪纳新对他的评价。“他话不多,但是特别能吃苦耐劳,遇到问题总是虚心问,无论是问师傅还是问同事,直到把问题弄懂才罢休。他在工作上的这种踏实的作风让我印象深刻。”缪纳新说,苏保信还非常爱钻研,白天在单位没有琢磨完的难题,回到家继续思考,不达目的不罢休。“这十多年他成长得很快,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难能可贵的是,他一直保持踏实肯干、刻苦钻研的劲头,作为他的师傅,我觉得很骄傲。”
机会永远只给有准备的人。2005年的一天,只在检测工岗位工作一年的苏保信获得一次来之不易的竞赛机会。当年,全国首届电线电缆检验工职业技能大赛启动。为了不拘一格选拔人才,精达公司规定所有职工都可以报名参加企业组织的预选赛,苏保信立即报了名。“这一点我真的很感激公司,这种全开放的用人理念给了我机会。”苏保信说,这种国家级的大赛在电线电缆行业每五年只举行一个工种的比赛,对检测工种来说,可能20年才能遇到一次,真的是可遇不可求。而当时的他经验不足,能力也有限,必须付出百倍努力。
2006年上半年,公司内部预选赛如期举行,苏保信总成绩名列第三。这个苏保信意料之中但其他人没想到的成绩引发了质疑。苏保信理解同事的质疑,默默投入更多精力备考。此后的4个多月里,他废寝忘食,几乎翻烂了4本大部头专业书,在检验室熬过一个又一个通宵,补缺补差。付出总有回报,在随后举行的华东一区比赛中,苏保信以理论和操作总分第一名的成绩进军全国总决赛,并最终取得了大赛电线电缆检验工绕组线组别全国总决赛冠军。“过五关斩六将”是苏保信对自己那次比赛历程的总结,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从同意新人参赛到举办庆功宴祝贺,精达公司对人才的态度在苏保信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在公司庆功大会上,董事长拍着苏保信的肩膀鼓励他再接再厉,并表示公司会给大家提供一个展示才能的最好舞台。苏保信说,公司对于技能人才的重视和关心,是自己成长的最大助力。不久,苏保信被公司破格晋升为技师。两年后,他通过了理论、实践考核和论文答辩,获得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后被任命为铜陵精达里亚特种漆包线有限公司检测中心主任。2013年,苏保信技能大师工作室成立,并先后通过铜陵市、安徽省认定。2015年7月,苏保信技能大师工作室被人社部授予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称号,成为精达公司集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科技攻关和成果推广等功能于一体的重要平台。
记者手记
从2004年到2013年,10年持续不断的刻苦钻研,让苏保信从一名检测岗位门外汉成长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领头人,更在此后的六年时间里带领团队成员不断开拓创新,获得4项发明专利和8项实用新型专利,多次解决了检验和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为企业节约了大量生产和检验成本。
做过操作工,在一线摸爬滚打,一边在实践中不断摸索总结,一边坚持学习提升理论水平,在完成本职工作之余在未知领域不断钻研,在实验室不眠不休是常态……成绩和荣誉的背后是汗水和艰辛,苏保信的故事诠释了什么是天道酬勤,什么是水到渠成。
苏保信的成就源于他自己的不懈努力,也源于单位的支持和鼓励。参加全国技能大赛那一年,他刚从事检测岗位一年,是个彻头彻尾的新人,是精达开放的人才培养理念将他推向了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赛场。这场大赛的总冠军奠定了他跃升的基础,也让他对走技能人才发展这条道路更加信心百倍。
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劳动者大军,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苏保信这个从一线技工岗位成长起来的技能大师,用他的经历告诉每一个年轻的技术工人:我们身处这个伟大时代,每一个优秀的人都有施展才华的舞台。让我们面对未来尽情挥洒智慧和勇气,一同去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的辉煌。
新闻推荐
作为铜陵市中心城区的铜官区现有常住人口354113人,约合18万户,私家车保有量达到90422辆,户均拥有量高达50.23%。随着城区居...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