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刘洋
从1月24日第一个病例确诊,到2月29日第29例痊愈患者出院,36天实现确诊病例全部治愈出院,铜陵市是如何做到的?疫情发生以来,铜陵市坚持把患者救治作为疫情防控头等大事来抓,统筹全市医疗资源,整合全市医疗力量,用最强力量为人民群众筑牢生命健康最大保障。
全方位保障医疗救治能力和水平
争分夺秒,全力以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市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专门成立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组,由分管市领导任组长,同时第一时间制定出台了诊疗方案。在患者救治中,铜陵市坚持高位推动,确保人员、资金、物资用品和救治措施等快速有效落实。
铜陵市共确定了4家定点医院,在9所医疗机构设置发热门诊,确保新冠肺炎患者及时筛出、及时收治,既减少传播风险,也为患者尽早接受治疗赢得了宝贵时间。疾控部门切实做好标本检测工作,防漏诊误诊。成立的市级救治专家组包含了“江淮名医”、“省名中医”、市级学科带头人等,其中还包括参与过SARS防控以及有着甲流重症患者救治经验的专家。
救治工作中,铜陵市遵循“四集中”原则,将所有确诊患者全部集中在市人民医院救治,最大程度上保障救治力量和救治水平。做实做细中西医结合救治工作,名中医参与查房、中药汤剂临床应用,为提高临床疗效起到了积极作用。与省卫健委、省专家组紧密沟通,落实一例重症患者到省立医院感染病医院救治,并跟踪关注患者病情。印发疫情紧急心理干预工作预案,将心理危机干预纳入疫情防控和患者救治整体部署。组建了由13人组成的院感专家组,率先在省内推行院感监督员制度,做好医护人员防护。
一支善战的队伍,一群最可爱的人
“这是一场遭遇战,考验的是我们救治、保障的整体能力。令人高兴的是,我们有一支善战的队伍、一群最可爱的人。”市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戴晏说。
作为铜陵市定点救治医院,市人民医院务求每一个环节做到最好。1月21日医院便在3号楼的4个楼层分别设置了疑似隔离病区、确诊治疗病区、重症监护病区以及一个医护人员休息区,几个病区又严格设置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春节是呼吸道疾病、流感的高发季,医院加强预检分诊,把从重点区域回来的发热病人和普通发热病人分开,最大程度上避免患者之间交叉感染。整个春节假期,医院全体人员取消休假待命,不少人员被充实到预检分诊等一线。
为保障救治能力,市人民医院依托医院感染疾病科,抽调急诊、呼吸内科、重症、影像、检验等富有经验的医护人员组建起30多人的专门救治队伍,另外还有100多人参与到院感、护理、后勤等保障工作中。医院成立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对救治、物资保障等工作每日一调度;加强后勤等工作统筹,为医护人员和接受救治的患者提供营养上的保障;强化信息技术应用,专家集体视频查房。为确保医护人员不受感染,医院加强人员培训,落细各项举措;在防护服、N95口罩紧缺的情况下,优先保障一线救治医务人员。
关口前移,干预到位沟通到位
一线医护人员的救治理念、经验以及水平直接影响救治成效。
阻断病情发展是关键。市新冠肺炎救治专家组成员、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组普通组组长宋有良介绍,专家组每天都会集体视频查房,医护人员对病人则是24小时关注,救治中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苗头现象早发现,做到“关口前移”,避免轻症转向重症,不能让重症转向危重。救治中还要做到精心精细,根据患者个体因素,实行精细化管理。
“与病人沟通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护理人员、感染疾病科护士长胡叶红说,救治中需要针对不同的病人采取不同的沟通方式,有的要对其传达正确的新冠肺炎信息,消除恐惧心理;有的病人焦虑焦躁,这个时候医护人员要多方位去沟通安抚,通过告知病情好转情况帮助病人树立信心等。
“我们还需要保障不漏一名病例。”市人民医院新冠肺炎救治医生、感染疾病科主治医师林建介绍,救治中发热门诊的筛查同样关键,其中有合并复杂病情的、有不能确定诊断的、有病情危重的,均需要一一配合联系协调进一步就诊。只有不漏一名病人,才能从源头上防控疫情传播、扩散,才能更好地保障救治力量。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杨竹青)日前,市教体局制定并下发了《铜陵市中小学幼儿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开学工作指南》,对全市开...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