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方文婷
3月5日中午,位于铜陵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市新星航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尽管已经到了午休时间,流水线上的作业依然没有停,几名工人轮换巡查两条全自动生产线。“从2月13日复工复产,订购酒精湿巾的订单真的像雪片一样飞来,但是因为撤出了两条生产线并将厂房提供给铜陵经开区引进的口罩生产企业,所以我只有拜托员工辛苦点,分两班每天生产16小时,确保完成客户订单。”市新星航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周长胜告诉记者,加班让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不少,但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刻,他必须有一名政协委员的政治站位和责任担当。
事情是这样的。由于疫情防控需要,全市口罩资源短缺,之前铜陵又没有自己的生产厂家,如果临时装修符合国家要求的生产车间,至少需要15天,可是疫情防控工作一天也拖不起。2月15日,铜陵经开区管委会有关负责人找到周长胜,希望他拿出两条生产线的厂房空间,给经开区刚引进的口罩生产企业。因为周长胜的企业拥有国家“消”字号批文,厂房是最符合生产要求的,用他现有厂房最快最高效,但企业因此造成的损失也不言而喻。“当时,企业的四条生产线全部生产酒精湿巾,日产值60万元,且产品供不应求,两条线一撤,损失的是一半利润。但在那样的形势下,我不能瞻前顾后,我要对政协委员的身份负责。”周长胜说。
不仅如此,周长胜主动帮助这家外地企业协调解决本地运输、场地布置、线路增容、辅料订购、生产管理人员招聘等事务,甚至帮他们联系质量有保证的外卖餐饮供应商……“我做这些都是义务的,因为我是本地企业,情况熟悉,我帮点忙,他们就能尽快投产。”在周长胜的无私帮助下,这家口罩生产企业从立项到投产,只用了148小时,创造了铜陵历史上企业落户投产的新速度。
作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下岗职工自主创业带头人、省非公有制经济优秀创业者,周长胜在疫情防控期间先后捐助口罩、酒精湿巾等物资价值10多万元,并根据自己在生产一线了解到的情况撰写了社情民意信息,为党委政府提供决策参考。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市政协委员的承诺,展现了新时代政协委员的风采。
新闻推荐
本报讯(史树银游婧婕吴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铜官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不断加大劳动监察执法力度...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