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亮(安徽)铜业公司精密铜管产销两旺。刘敏 摄
铜陵东隆华东服装公司员工正在加工服装。
铜官区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宣传,区防指宣传组策划制作的《铜官战“疫”,每一个人都值得铭记》宣传品在多级融媒体发布,产生良好社会反响。(图为融媒体宣传品截图。)马超 提供
铜陵洁雅生物科技公司满负荷生产,一包包消毒湿巾产品源源不断下线。
铜官区最大限度降低疫情对经济运行和人民生活的影响,在生活必需品生产、市场流通销售等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领域,保障条件推动全面复工复业复产。图为市民在铜官区一家大型商超购买蔬菜。
铜官区认真贯彻中央“六稳”工作要求,牢固树立“项目为王”理念,出台2020年“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实施方案,持续掀起项目建设热潮,以高水平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图为总投资10亿元的建设类重大项目新城吾悦广场建设工程现场,工人正抓紧晴好天气加快施工。
记者 张久愿
铜官区积极落实省、市关于企业复工复产的相关要求,严把企业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审核关,制定出台了服务业企业、商贸流通企业和工业企业复工方案,组建企业复工复产工作包保小组,实施厂区全封闭式管理,全面落实错时复工,实行一企一档、一人一档管理机制,上岗员工信息、外来人员信息和单位承诺采取报备制,简化企业申报程序,73家规上工业企业全部复工生产。
定期开展企业疫情防控管理“回头看”,针对春节期间连续生产应急物资的11家企业做好人员管控,千方百计协助企业加大消毒液、口罩等重点防控物资的后续采购和储备力度。全面开展企业复工复产防疫检查和准备工作,引导企业落实“四有四规范四强化”“五到位”“六措施”等,严控防护物资、规范检测、每日报告、规范管理等疫情防控关键环节和措施。截至目前,全区规上工业企业7553名员工已正常安全上岗。
“四送一服”精准服务企业,出台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帮助中小企业共渡难关的18条惠企政策,积极组织企业申报2020年工业项目投资导向计划等支持政策,帮助5家大型企业争取疫情防控重点保障资金支持,协调解决了3家企业转产口罩生产线等难点问题,同时依托“线上政务”为企业开展“不见面非接触”审批,鼓励企业在“云平台”开展在线办公。建立“点对点”服务机制,帮助企业做好人员排查、场地消毒、防护物资保障工作,解决企业复工复产中招工用工难、原材料不足、物流运输不畅、供应链不配套等问题。
为保障企业抗疫渡难关,区担保公司力促存量项目续保,通过网络、电话了解企业经营情况,帮助协调困难问题。健全合作沟通机制。积极协调合作银行,坚持“不抽贷、不断贷、不压贷”,避免企业资金链断裂。对疫情防控和群众基本生活所需等重点领域中小微企业,简化业务流程,开辟绿色通道,尽力满足融资担保需求,帮助企业尽快获得贷款。
全力抓好重点项目调度,组织专人赴项目现场进行调研指导,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复工重点项目41个,复工率达91.3%,到岗人数3164人。全区现已复工规上(限上)服务业企业160家,复工率74.8%,在岗人员达14273人。紧盯战略性新兴产业复工复产,组织工作人员上门做好外地技术人员、专业人员返铜的检疫防控,全区28家战略性新兴企业现已全部复工复产。分类分批启动商贸流通企业复工,按照居民生活必须及非必须等类别,甄别筛选了三批企业进行复工。目前,全区限上商贸单位复工80家,复工率69.5%。
面对春耕和防疫双重任务,区农业农村水利局积极调动全区农业生产积极性,帮助农业经营主体解决恢复生产的各类问题,安排专人通过电话随访、微信跟踪等方式了解农业生产情况,并组织专人上门服务指导春耕及防疫工作,确保全区农业生产经营有序恢复。截至目前,已有从事蔬菜、畜禽、休闲观光农业等110家规模农业经营主体复产,农资经营店共有3家正常营业,为春耕提供了有效保障。
核心提示
连日来,铜官区积极落实“一手抓防控、一手抓发展”要求,有序推进企业和重点项目复工复产,持续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启动2020年“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并全力抓好农业春耕备耕,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手硬”,各项工作正在逐渐步入正轨。
铜官战“疫” 每一个人都值得铭记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中,
铜官人奉献大爱,
有的奔波一线、有的慷慨解囊、有的逆向前行……
留下了一个个感人的瞬间。
■急送物资。1月30日,一辆装载了900卷一次性洗脸巾、600盒洁面巾、3120包保湿纸巾的货车停靠在铜官区政府门口,这些是铜陵天天纸品科技有限公司无偿捐赠的清洁物资,总经理张玉霞说,尽管这个时期企业受到影响,但还是想要为疫情防护尽绵薄之力。
■盲人捐款。“平时你们帮我,这次我来帮你们一回。”2月1日,盲人居民叶春梅抓住友好社区工作人员的手,递上整整齐齐的1000元钞票,用于给社区工作者买口罩,身后她90多岁的老母亲一脸慈祥的笑,微微点头赞许。
■5000公斤大米。铜官区西湖镇横塘村村民一直关注疫情发展,看到武汉资源紧张,2月4日,张贤锁捐赠并亲自运送5000公斤大米到武汉。
■捐压岁钱。2月5日,田家炳小学的六年级学生查子怡为了支援武汉,拿出了在春节期间收到的410元压岁钱。
■老党员冲一线。2月7日下午,82岁的老党员王宏健刚刚料理完老伴的后事,再次拒绝了社区工作人员让他休息的好意,一头扎进了社区的防疫宣传工作中。
■匿名捐款。2月4日上午,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走进幸福社区,放下一个厚厚的信封准备离开,上面写着“捐献抗疫一线1万元”,工作人员赶紧拦住他:“您叫什么名字?”老人却说:“我是社区的居民,只想捐点钱。”
■装作没事人。在调解一场邻里纠纷时,杨家山派出所的民警方应宝不慎闪了腰,却仍然坚持开展排查和疫情防控宣传。在众人面前,他装作没事人一样,暗地里偷偷揉腰揉了无数回,胸口的旧伤还常隐隐作痛。他说:“恪尽职守,不怕牺牲,是每一个公安民警都曾许下的庄严承诺。”
■“逆行者”妈妈。正月初一晚上8点,还在村里督查疫情防控工作的西湖镇纪委书记朱蕊接到了孩子打来的电话,“妈妈,都几点了,你怎么还不回来教我写字?”挂掉电话的她满是愧疚和不舍。当深夜回到家中时,丈夫却笑着说:“咱家小宝睡前还跟我说,妈妈也是最美逆行者。”
■哨岗“战士”。“黄主任,嫂子给你送的午饭还没吃呢。”2月9日下午,区站前办主任黄林海被同事叫住,一看手机,快下午2点了,“等会吃吧,刚有一批物资要调配,我过去看看。”说着,他准备把手机揣进口袋,却疼得直咧嘴,因为手刚因公烧伤,现在还大量渗血。为了站好铜陵站这道岗,从大年三十开始,他一直坚守在岗位上,没有回过一趟家。
■日夜“守护”。朝阳未升,她早已出门;夜色深沉,她还未归家。从正月初一开始,露采社区社会事务部的张德娟饭吃不好,觉睡不好,腿脚跑肿了,嗓门说哑了,家里不满2岁的孩子也无暇顾及。她说,既然不能像医务人员那样冲锋在前,那就要在后方尽职尽责守好自己的“责任田”。
■热腾腾的汤圆。“自家做的,趁热吃。”2月8日是元宵节,中午,映湖社区的一位老奶奶将自己做的热气腾腾的汤圆送给社区工作人员,“元宵佳节,谁不想和家人一起在家好好吃顿饭?大伙为了疫情防控这么辛苦,我就送点汤圆,让大伙吃顿热乎饭。”
■军人本色。“这是我们捐给湖北省荣军医院的。”张刚是西湖镇的一名退役军人,得知市里发出支援湖北的倡议后,身为全国模范退役军人,他带头捐了5000元人民币和价值25000多元的铜陵白姜,还发动身边的退役军人一起捐款捐物,两天不到,就募捐到了24644元爱心款和价值35000余元的爱心物资。
■温暖家庭。“风雨伴妻行,风雨盼妻归!”2月5日,市十二中教师杨洋将妻子送上前往支援武汉的车子后,含泪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女儿杨博涵在日记中写道,“我的妈妈是一名医务工作者,爸爸一直默默支持妈妈,也牵挂着他的学生们,一直积极备课。我能做到的只有为他们扫除家庭的担忧……”在这场肆虐的疫情面前,这个普通家庭散发出温暖耀眼的光芒。
抗疫在继续,奉献在继续,
铜官战“疫”,每一个人都值得我们铭记。
本报记者 张久愿 整理
本版照片除署名外均由本报通讯员仇春川摄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朱敏)日前,省企业联合会、省企业家联合会公布全省“助力复工复产服务职工生活”首批产品目录,根据企业自愿原则,遴...
铜陵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