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朱敏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吸引力、竞争力,更是驱动力。今年以来,一场声势浩大的优化营商环境攻坚战在铜陵经开区全面展开。记者日前在经开区东部园区的瑞华年产10万吨材料添加剂硬脂盐酸项目现场看到,项目主体厂房已经封底,预计7月份实现试生产。得益于“承诺即开工”制度,该项目从签约落地到封顶不到一年的时间。“政府对我们的支持力度很大,我们从来铜陵到办好土地证,不到12个月,给我们融资、建设等方面带来了积极影响。”安徽瑞华新材料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徐祖兴说。
在年初投入试生产的华沣通信5G射频器件及天线制造项目5G滤波器生产车间里,4条生产线已全面进入生产状态。该项目一期建成的自动装配线与智能检测线,可形成年产400万只5G滤波器与10万面天线的生产能力。“目前两条全自动生产线已全面恢复正常生产,日产能为一天1万台,两条半自动线每天有8000台的产出。”华沣通信科技公司运营总监姚昌艳告诉记者,项目全部建成达产后,预计年产2000万只5G射频器件,成为铜陵市5G产业布局中的重要板块。
“我们紧紧抓住5G这个产业群体,目前经开区已签约和落户的5G配套系列项目有8个。”铜陵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吴世伟告诉记者,一季度,经开区完成重点项目投资34亿元,达时序进度的25%;新开工产业类重点项目12个,达时序进度40%;谋划项目72个,总投资387亿元。
企业是经济的根,只有根深才能叶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要真正了解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做对企业有帮助的事情,进一步激发企业家创新创业的能动性。
今年以来,经开区简政放权做减法,始终坚持“小政府、大服务”理念,推行“承诺即开工”“多评合一”等制度,为项目提供从落笔签约、落地建设到落成达产的全流程帮办服务;体制创新做加法,实施以“去行政化、企业化运作”为主要内容的机制体制改革,按照“全员竞聘、以岗定薪、岗变薪变、畅通出口、末位淘汰”的原则,进一步激发园区的服务效能。
同时,优化服务用乘法,不断强化“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服务理念,确保帮办服务一杆到底、兑现政策一诺千金、推进项目一路绿灯。创新“全程无忧、专员代办”的服务品牌,组建企业服务局、项目服务局,对重大项目实行全方位服务,不断提升服务品质和效率。
为加快项目推进,铜陵经开区将第一批次23个续建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33个谋划项目纳入班子领导包保范围,挂图作战。同时,推行问题交办责任制及考核问责机制,进一步加大重点项目调度力度,打好“谋新项目、盯大项目、攻慢项目、啃难项目”攻坚战,全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
新闻推荐
本报讯(高颉伟刘盛妍)5月16日、17日,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医学、护理系18级专业学生陆续返校,为迎接学生返校,该校宿管阿姨们自5月...
铜陵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铜陵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