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铜陵新闻网记者吕德伟)药品安全关系民生福祉,日前记者探访了铜陵乡村的基层医疗机构,了解规范药房创建工作的进展和成效。
基层卫生室药房很规范
12月15日,记者跟随义安区食药监部门工作人员来到义安区顺安镇沈桥村卫生室,走进卫生室的药房,一眼就看到摆放在显著位置的温湿度检测记录,日期显示为12月15日。这里空调和冰柜一应俱全,墙上张贴着“药品质量管理制度”、“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发放制度”、“不合格药品管理制度”,地面上用不同颜色划分出了药品待验区、不合格药品区。卫生室负责人潘光开医生说,新进的药品都要放到药品待验区,比如新采购了阿司匹林,要核对“随货同行单”,药品的批号、规格,生产厂家的资质,来货的数量等信息都要经过仔细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在验收记录本上登记才能上架。如果核对出问题,就要和送货部门沟通或者退回,此外还要保留相关发票。
铜陵市义安区市场监管局药械安全监管股工作人员林腾介绍说,做到这些才能保证药品来源渠道合法,药品可追究可追溯,以保障老百姓生命健康安全。据了解,“规范药房(库)”创建验收内容包括,医疗机构的人员与管理、设施与设备、药品采购与验收、储存与养护等。“特殊药品是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存放、药品是否按温湿度要求陈列或储存于相应的药房(库),此外还包括卫生室在进货前要索取供货商资质,建立药品质量档案等,这些都是我们要检查的内容。”
林腾打开潘光开医生提供的一份文件夹,找到作为供货商的一家医药公司的许可证、规范化认证、质量体系调查表等资质证件材料,以及“随货同行单”、增值税发票等,记者还看到了卫生室的药品验收记录。“这几个关键环节一检查,基本上可以说明药品质量是有保障的。一旦检查发现记录内容和实际药品有出入,又不能提供合理的解释,他们就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公开通报,我们的工作对于乡村卫生室能起到一定督促、监督作用。我们要求卫生室配备空调等硬件设施,马上我们还会给他们配备药品专用的阴凉柜,所有的要求都是为了保证药品的质量。”
潘光开医生说,以前卫生室进药品的流程也是很严谨的,但现在通过创建规范药房,有了职能部门的检查,更加督促了卫生室台账的规范化,大家必须要保证所有药品的进货渠道正规合法。药品摆放整齐了,药房的硬件设备齐全了,老百姓一眼就能看到,会感觉放心、安心。
天门镇板桥村卫生室的江文中医生对规范药房的创建同样给出积极评价,“现在药品近效期前六个月时要进行药品报表登记,以前我们的药架上可能有过期药未及时撤下,现在通过规范药房的创建检查,就不可能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了。因为我们每个月都要求盘点药品填写记录表,还要按规定进行药品养护。医生也更加注意药品在近效期前及时使用,避免药品浪费,做到先批次进货的药先消耗出去,间接提高了药品采购资金使用效率。”
规范药房建设在提速
为了全面规范乡镇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采购、验收、储存和使用行为,提高乡镇级以下医疗机构药品质量安全管理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几年前,义安区就着力开始推动乡镇级以下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建设工作。对验收达标单位会在义安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天,公示无异议的,授予“规范药房”称号。对于2017年创建达标的单位,给予创建补助资金2000元。对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实行动态管理,每年进行跟踪检查,对发现违反规范药房要求的,责令限期整改;对整改不力、问题突出或严重违法违规的,取消其规范药房资格。目前,义安区共有乡镇级以下医疗机构105家,义安区食药监部门表示,将力争在2017年底完成规范药房建设100%的任务。
据悉,铜陵市规范药房建设在2012年首次被纳入民生工程,2012、2013两年得到大力推进,为提升全市药品安全监管工作水平,保障群众用药安全,铜陵市在2014年又组织开展药品安全专项工作,规范药房建设就是该项工作中一项重要的目标任务之一。2016年省卫计委和省食药监局又联合下文,要求在全省范围内再次开展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工作,至2017年底乡镇及以上医疗机构规范药房创建率要达到80%、乡镇级以下要达到50%,目前铜陵市已超标完成任务。今后铜陵市将继续巩固工作成效,使“规范药房”水平再上新台阶。
新闻推荐
12月10日,在铜陵市义安区西联镇钟仓卫生院,77岁的郜凤英老大娘使用新农合IC就诊卡看病就医。日前,铜陵市新农合办公室为市辖区6.5万名参合农民统一配发了新农合IC就诊卡,参合农民看病可刷卡直接...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