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郭月红
隆冬时节来到西联镇,清新的空气沁人心脾,放眼望去:村居院舍错落有致,乡村道路干净整洁。近年来,铜陵市大力推进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农村环境“三大革命”,着力解决农村脏、乱、差现象,推动了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在义安区西联镇北埂村,保洁员王师傅每天都要在村里清扫保洁,对家家户户门前的垃圾进行集中收运。该自然村还有另外四个人与王师傅一样从事清扫工作,他们四个人各负其责,每天早上7时和下午3时两次,把整个村子打扫得干干净净。村民陈师傅说,“以前村里垃圾没人清理,到处是垃圾,厕所是旱厕,气味又难闻,夏天还多蚊蝇,现在终于不用受这样的罪了。”
据了解,义安区计划用三年时间完成全区97个行政村常住农户非卫生厕所改造,改厕户数达8600余户,按照“先行试点、先易后难、循序推进”的原则,该区挑选了钟鸣镇泉栏村、顺安镇明湖村、西联镇北埂村等10个基础条件相对较好、村“两委”班子领导能力较强、群众热情较高的行政村,作为2017年农村改厕工作试点。同时,在西联镇北埂村挑选5户作为“模板”,为全区各乡镇的厕所改造提供范本。该区因地制宜确定改厕模式,对重点水源地保护区内的自然村逐步全面采用水冲式厕所,并集中收集处置、达标排放,其他自然村推广使用装配式三格化粪池等卫生厕所。
据介绍,目前义安区在全区8个乡镇103个行政村共建立了2914个垃圾屋、6个垃圾中转站,配备了900多名专职保洁员,建立起“户分类、村收集、乡(镇)运输、区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网络,确保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防止“脏乱差”现象反弹回潮。
去年以来,铜陵市始终把污水、垃圾、改厕作为美丽乡村的基础性工作来抓,共安排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资金1.44亿元,累计清理垃圾392754吨,拆除旱厕2741个,危房26838平方米、围墙13581平方米,完成改厕3699户,安装自来水369户,村容村貌得到进一步改善。目前结合农村清洁工程的实施,全市农村的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了98%,美丽乡村、中心村垃圾处理率达到100%,污水处理率省级中心村达到了100%,中心村的卫生改厕普及率达到了95%以上。
新闻推荐
本报讯(朱敏俞秀枝)临近春节,小微客户的资金需求越来越旺。1月17日上午,义安区先进村承包土地的农户夏先生告诉记者,由于去年水稻减产、种植亏损,没有充足的资金支付今年的地租,向铜陵国元小贷公司...
义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义安区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