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铜陵 今日义安 今日枞阳
地方网 > 安徽 > 铜陵市 > 今日义安 > 正文

从食不果腹到衣食无忧 八旬老人的小康之路

来源:铜都晨刊 2020-09-09 08:44   https://www.yybnet.net/

正在家中看书的陈诗兴。 姜蕊 摄

正在开展宣讲工作的陈诗兴。

上世纪80年代,陈诗兴在凤矿学校教书的照片。

陈诗兴一家在1982年的合影。

■ 本报记者 姜蕊

“怀山襟水写真意,竹韵松风铸脊梁。孝道传承情漫座,衷心奉献体宽裳。善因点点成正果,义举桩桩恤远方。薪火续燃垂后代,躬耕不辍一身香。”这是铜陵诗人汪章和所作的《诗赞“铜陵好人”陈诗兴》。这位“铜陵好人”陈诗兴不仅是地地道道的老铜陵人,还是铜陵地域文化和优秀家风传承人。从过去的食不果腹、艰辛度日到如今衣食无忧、生活幸福,回首一路走来的风雨历程,八十高龄的陈诗兴感慨万千。

躲在被窝里抵抗“饥寒”

1941年,陈诗兴出生在铜陵县陶城乡(如今的顺安镇先进村),用他的话说,自己生于旧社会,长在红旗下,亲眼目睹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你们或许永远不会明白‘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感受,在当时我们就是这样挺过来的。”陈诗兴回忆说,当时的日子异常艰苦,弟兄三人几乎都是在饥饿中成长,“我还记得那是我四五岁的时候,腊月窗外下着大雪,因为没柴烧、没米下锅,我们一家人不得不待在被窝里,一来为了抗寒,二来为了抵御饥饿。”陈诗兴无奈地说道,那个时候吃着咸菜、就着水便是比较奢侈的一顿了。

上学时,他一度被老师劝退,理由便是“这孩子看着病恹恹的”,结果医生的诊断是:营养不良。事实上,在那样一个穷苦的年代里,孩子大多看上去瘦小无力。“南陵县那边有人家要放羊的,你不妨让你家老大去?”“即便日子再苦,我也要我的孩子有书读!”倔强的母亲为陈诗兴选择了一条光明之路,虽然前路漫漫,但年少的陈诗兴仍决定咬牙坚持。

从乡村到城市步行6小时

上世纪50年代的铜陵市区正处于萌芽发展的状态。1955年,陈诗兴头一回来市区。“那时候这里还叫铜官山矿务局,周边整个一片山丘沟壑,随处可见栗子树、松树,一片荒凉。”那一年,他的老师带着陈诗兴和其他7名学生前往铜官山中学考试。当时,没有交通工具,一行九人只得靠双腿步行,从早上8时出发直到下午2时才到,其间的经历,陈诗兴用“探险”二字形容。翻过东村大山,经过土墙土房和小瓦房,随后又经过了三栋小平房,那是供铜矿工人居住的地方。随后,他们还要经过一段狭窄的道路,两边都是芦苇荡,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跌落下去。陈诗兴还清楚地记得,午间时分,老师带着他们来到一排芦席棚子下的大排档前吃了一碗“光头面”,虽然没有任何佐料,但在陈诗兴心目中,却是异常美味的一餐。

当晚,师生9人在学校留宿,因为没有电,一行人挤在教室里打地铺,点着蜡烛,聊着对未来的期许,明天一定会更好!陈诗兴一边想着一边进入了甜甜的梦乡。

衣食住行在不知不觉中改善

学生时代的陈诗兴对知识的渴求与专注令他成为学习上的佼佼者,也正因为此,即便生活再苦再难,家人总是想方设法供他读书。“母亲将家里的棉衣、柴火都卖了,供我和弟弟念书。为了减轻父母的负担,后来我便靠着助学金继续读下去。”陈诗兴深知家人对他的期盼,所以在学校里总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即便唯一的一双胶靴破了,他只是默默地在靴子里垫上废纸继续穿着。

几年后,陈诗兴以优异的成绩毕业,从一名求知若渴的学生变成了教书育人的老师,和其他三个男青年挤在面积较小的单身宿舍里。不过,这个时候的陈诗兴深深感受到,时代的车轮向前推进,生活条件也在不知不觉中发生转变。“过去小时候冬天连棉裤都没得穿,只能在身上多穿两件单裤。”陈诗兴回忆说,上世纪60年代衣服品种更加齐全,他也赶上时髦,穿上了厚实的卫生裤。不仅如此,饮食方面也得到了一些改善,“过去学校食堂里以素食为主,荤菜最多一两样,到我们上班那会就开始荤素搭配,菜肴品种也更加丰富。”陈诗兴说。

幸福时代下争做“幸福老人”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祖国大江南北,也吹到了铜陵这座江南小城。在陈诗兴的记忆中,伴随着铜陵工矿企业的发展,工人日益增多,铜陵发展的脚步也在逐渐加快。从过去的脏乱差到如今的小而精、优而美,这些年来,铜陵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不忘美化城市环境。作为一路走来的亲历者,陈诗兴对此感触颇深。

“成家立业后,我先是被分配到凤凰山附近的凤矿学校教书,那里一片荒山野岭,灰尘较重,经过一段时间的生态整治,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后来,我在五松西村定居,居住面积大了,环境更好了,心里也更加敞亮了。”陈诗兴说,一路走来,他惊喜地发现,生活方方面面都在发生巨大变化,在饮食方面从过去没得吃,到后来吃得饱,再到如今的吃得好;在穿衣方面从过去没得买,到后来买不起,再到如今随时买;在出行方面,从过去上学、工作全靠双腿,再到如今公交村村通、高速、高铁、长江大桥等交通大格局形成,“我能看到铜陵的大发展、大变迁。特别幸运!”陈诗兴说。

退休后的陈诗兴在做些什么?这位老人一直在为挖掘地域文化及家风的传承发挥着余热。“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人们的幸福感越来越强了,我们更应当重视传统文化和家风的传承与发展。”陈诗兴说,在过去,传承的方式主要通过家族的代代传承,而如今他希望发挥自己的余热,让这块土地上留存下来的传统文化和优秀家风滋养哺育下一代的成长。因此,这些年来,他通过深入企事业单位、学校、社区、乡村等处开展传统文化和家风宣讲等方式将这些无形的宝贵财富传承给更多的铜陵人,奉献他人的同时也让自己真正成为“幸福老人”。

本文配图除署名外均由陈诗兴提供

新闻推荐

准大学生喜领“村级奖学金”

本报讯(王雪梅记者钟灏)为激励高考中成绩突出的学子,近日,义安区天门镇龙云村计生协会给该村3位考上本科院校的新生颁发了“...

义安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铜陵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水乡古韵犁桥村2020-09-08 09:27
评论:(从食不果腹到衣食无忧 八旬老人的小康之路)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