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潍坊人对物品的称呼非常直接,称肥皂为胰子,因肥皂是用动物的胰腺制作的;洗衣服称“摆衣裳”,也许是早年洗衣服都要到河里,把衣服放在水中摆来摆去漂洗,所以叫“摆衣裳”。
胰子
胰子即肥皂。
例句:那种胰子奇好使,洗衣裳奇退秽!
胰子是老潍坊人对肥皂的统称。因为在肥皂出现之前,人们要想洗净油污之物,一般要用动物的胰脏。即使是现代化学制剂的肥皂出现之后,人们还是习惯用一些动物的胰腺制作的“胰子”。在潍坊有很长一段时间流行用猪胰子。猪胰子是用猪的胰腺加一些其他的材料制作而成。在制作的过程中要用锤子将原料反复砸制,充分糅合。所以老潍坊人把制作猪胰子的过程叫做砸猪胰子。砸成的猪胰子呈黑褐色,扁圆状,大小、形状、颜色都很像一枚荸荠。当年潍坊的老人都坚信猪胰子对冬天孩子皴手有奇效,所以冬天手冻裂了,一定要用猪胰子洗手,然后擦上马牌油。马牌油是几分钱一筒的护肤品,所谓一筒,直径如同一分钱的硬币,长约十厘米。是一种乳白的合成油脂,价廉物美,非常亲民。现在五十岁以上的人大都用过。因为那时冬天奇寒,取暖条件也不好,经常用手接触冷水寒风,手上的皮肤就会受冻红肿甚至开裂,潍坊人叫皴。
例句:大冬天地,你去霍霍水,看把手皴的,和那小蛤蟆(读哈吗)似的。快使猪胰子洗洗,擦上点“马牌油”。
过去一般的家庭用“胰子”(现在叫洗衣皂)洗脸。经济条件比较好、或者更讲究生活品质的家庭,会买香皂洗脸,潍坊人叫“香胰子”。
例句:人家那户人家奇四行(读“四航”)啊,都是用香胰子洗脸,洗出脸来喷香!
胰子在当时是比较贵重的用品,一般家庭洗大件衣物、被褥时都不舍得用,而是用另外一种替代品,潍坊人叫“甘子泥”。甘子泥是一种矿物质,叫“皂土”,就是膨润土。甘子泥有一定的碱性,可以退秽,非常便宜。经常有四乡的农民用“二把手车子”(一种独轮小车)推着沿街叫卖,似乎是一分钱一斤,一毛钱能买一大堆,用它来洗衣裳。潍坊人一般不说洗衣裳,而是说——摆衣裳。摆,就是洗的意思,一般只在与衣服之类相连的时候,“摆”才具有“洗”的意思。而平时说“洗头”,不会用“摆头”,“洗脸”也不会说“摆脸”。究其原委,大约是早年洗衣服都要到自然水域(河、湾等)中去,把衣服放在水中摆来摆去漂洗,所以叫“摆衣裳”。但后来在家中盆里洗衣服,也叫“摆”,大约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沿用罢。
情景对话:
甲:嫂子,吃了晌饭咱去摆衣裳吧?
乙:去啊,我没买下甘子泥啊,些棉条(床单)奇难摆啊!
甲:不要紧,俺这里还有剩下的,够咱俩使的。
乙:囔奇好,吃了饭早去,占个好埝!
甲:河崖边下有些大石头,平和和地,摆衣裳奇抖劲。
甲:囔敢子好!
糕
读音:若字音。一种甜食,用粟米面和枣做成,在潍坊,一般家庭会在过年时蒸制。
情景对话:
甲:嫂子,恁今年过年蒸糕了吧?
乙:蒸了囔。
甲:蒸得黏糊啊吧?
乙:奇好啊,可倒黏糊,能粘下牙来(笑)。
糕面子性黏,为了加强其黏性,一般要在蒸制前预先用水泡上,潍坊人叫“浆”。
情景对话:
甲:恁那糕蒸开了吗?
乙:还木呢,才浆上糕面子。
蒸糕除了用糕面子,还要掺上红枣,这样蒸出来的糕色泽金黄,枣色赤红,很有喜庆色彩。糕性凉,必须热吃,将才出锅的糕拌上红糖,热气腾腾,黏糯香甜,在过去甜食稀缺的年代,是一道过年的甜食,承载着满满的香甜记忆。
年糕性实,不好消化,不可多食。所以一般人家是一次蒸下,分次馏着吃,这叫“馏糕”。
馏出来的糕,不如第一次蒸出来的新鲜好吃,老潍县人还发明了一种吃法,叫“煎糕”。即把蒸好贮存的糕切成薄片,放到油锅中煎。在煎的过程中,加上红糖,反复糅制,直到油、糖、糕三者融为一体,既香又甜,糕味扑鼻,非常好吃。笔者家母在世的时候,最会煎糕。过年的时候,吃饭没有准时,其他的饭菜很容易吃腻,没大有胃口,母亲就会煎一个糕,不多,每人就那么几口,但吃起来甜香贯顶,终生难忘。
除了年糕,老潍县的其他糕食也很讲究,比如用粟米做的叫“黄米糕”,用糯米做的叫“糯米糕”。这些糕因为制作比较复杂,工艺要求高,所以一般家庭不会自己做,通常是专门有人做了沿街叫卖,想解馋也很容易买到。比如“刀切糕”。记忆当中“刀切糕”有糯米和黄米的两种,也有掺在一起做的。卖刀切糕的有点像卖豆腐的,用担子挑着,糕上蒙着白笼布,非常干净。买的时候,用雪亮的刀子切下一片来,颤颤巍巍地递过去,卖的人还会自豪地说:“看看般——和那单扇门啊似的!”像一扇门板那样大,意思是说他的糕又大又好又有韧劲,非常好吃。还有一种用粟米做的糕,加糖熬制,类似于比较糨的小米粥,潍坊人叫“抹糕”。抹糕呈糊状,要用碗盛着,抹着吃,所以叫“抹糕”。抹糕稀稠不一,一旦抹着稠的,就非常过瘾。所以老潍县有句调侃(歇后语):某某人吃抹糕——抹着糨的了。意为沾了光了,占到便宜了。
陈岗
新闻推荐
◎孙长欣想起了一件往事。2001年前后,我跟一位媒体前辈到广东学习。当时“经济飞地”还是个新鲜词,可广东已经棋...
潍坊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潍坊,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