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职工赴“使命·担当”主题展馆参观学习。
语文课堂分组教学。
学生探究体验馆感受科技魅力。
区心理教研示范课。
FSCG家校社政共育基地揭牌。
庆祝国庆节活动。
保安执勤上岗。
区艺术节展演。
校园开放日——校长与家长互动交流。
淄博教育局考察组到校参观。
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千秋万代,是国计,更是民生。为孩子的成功人生奠基,是潍州麓台学校始终奋进的目标。
今年以来,学校坚持党建引领,以创办群众满意的品牌学校为出发点,以“工作落实年”为抓手,秉承“品质至上”核心理念,着眼实际、融入实践、追求实效,将党建优势转化成为推动教育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优质办学,实现创新发展的源动力。
驻足岁末,盘点全年,全体麓台人奋力奔跑在追梦路上,在奋进中书写精彩答卷。
□潍报全媒体记者刘晓杰通讯员刘玉龙卞铁环
1
铸魂固本党建融合根“深”可叶茂
潍州麓台学校党总支始终把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提高党员干部素质摆在重要位置,突出学习重点,创新学习方法,健全体制机制,为助推学校发展凝聚强大精神动力。坚持“三会一课”“一月一主题”,做到会会有主题、有讨论、有共识、有行动。构建“组织+管理+指导+服务”学习模式。健全基本组织机构、落实组织制度,深入开展主题活动,全面加强中小学党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开展党章党规党纪教育,组织党员教师赴郑板桥政德教育馆、潍坊党性教育“使命·担当”主题展馆参观学习,借助“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平台,强化使命担当。开展市级研究课题3项,《实施标准化、提升组织力》荣获潍城区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清正廉洁、永葆本色》微党课荣获潍城区二等奖;《潍坊市潍州麓台学校:擦亮党建品牌,助力打造“新样态”》在“灯塔——党建在线”刊发;党建典型做法《夯实“三红工程”根基打造“红烛麓台”党建品牌》被潍坊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进行典型推介。学校荣获“潍坊市党建品牌提升百所示范校”、潍城区巾帼文明岗、群众满意度工作先进单位。
2
多维共建质量提升“全”面且理想
学校顺应新时代的教育需求,积极推进课程文化体系建设,打造一条学生需求、学校追求的理想之路。学校不断强化教学管理,加快教师专业成长,推进教学质量提升。以课堂为主阵地,以教育科研为抓手,以教研活动为载体,着力进行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以“立德树人”为教育主线,在开齐开全国家规定的课程外,更加突出课程设置的多样性,不断完善“新六艺+创造”的课程文化体系,着力打造“自主互助个性化”课堂。通过开展行进间诵读、早读午诵晚听以及“日行一善”“每日反思”“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四大隐性课程,让学生形成内在的德行美和外在的气质美、言行美。
3
教师发展专业成长“迅速”而扎实
学校坚持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学校的基础工作,引导教师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开展新教师岗前说课活动,全面把关新教师的第一课,以优秀骨干教师引领新教师,通过学习、观摩课堂,加快青年教师成长。开展订单式教研活动,邀请区教科研培训中心专家进课堂把脉提升。开展全员教师达标课堂展示活动,检验教师的教学形态、课堂驾驭能力和教学效果。开展自主互助合作教学专题研讨活动,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调整教学关系,优化教学结构。通过举行“青蓝工程师徒结对活动”,86名教师结成了师徒对子,开展教学经验交流会,进行主题式培训、课例研讨,集体备课。李雪梅老师荣获市特级教师称号,韩艳霞老师荣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王晓萌老师获潍坊市小学音乐基本功大赛第一名,刘渝霞名师工作室获评潍城区劳模(工匠)创新工作室,22位老师在市优质课堂展示区级选拔赛提供公开课,76位教师获评“我心目中的好老师”。
4
德育为先立德树人“拔节”又“孕穗”
学校将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作为教育教学的关键一环,以深挖教材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先进教学设备建设为基础,突破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着重推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与教育教学的全面深度融合。严格落实每周主题班会、每周班主任例会制度。通过“小手拉大手”、生命教育、感恩教育主题班会、英雄模范主题教育等形式,提高学生和家长的思想道德水平和文明素质,让学生懂得敬畏生命、爱国励志。先后开展经典诵读、校园NO.1、阳光大课间、“国家宪法日”等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
5
社团课程私人定制个性加“特色”
学校秉承“品质至上”的办学理念,始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发展和全面发展,以多样化的社团活动为突破口,积极创设生动活泼的育人环境,为学生提供自主发展空间。开展“魅力社团搭建个性舞台”社团建设项目,现已组建无人机、机器人、珠心算、楹联、武术、足球、民乐、象棋等6大类77个社团,通过体育节、艺术节、传统文化节、科技节和春季运动会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成长的舞台。在今年省中小学校园艺术节比赛中,学校喜获器乐类(小学组)一等奖第一名;在区艺术节比赛中,获小学民乐第二名、小学合唱第三名、中学舞蹈第三名。学校的舞蹈节目《活着1937》登上“学习强国”平台。
6
智能课程多科融合“促教又促智”
学校以“数据”为基础,以“开放”为策略,以“智能”为目标,促进“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学校成立了“创新教育研究中心”,开展涵盖信息技术、科学、美术、音乐等多个学科的整合研究,将多学科进行整合,将人工智能与常态课堂融合,将编程与人工智能课程进行统筹,探索整合教学新模式,现已建成麓台人工智能实验室。今年收获满满,世界机器人大赛BDS工程挑战赛获得无人机小学组亚军;全国中小学生电脑作品大赛,初中绘画和初中动画获得国家级奖励;信息学奥赛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三等奖多个;NOC大赛获得全国二等奖,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获得省二等奖2个,市一等奖6个;首届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获得市一等奖5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1个。
7
多元共治家校社政连心“桥”畅通
学校高度重视家校共育工作,通过完善FSCG家校社政共育体系,以良好校风影响家风,改变民风,建设家校共育办公室,每天邀请家校共育委员会成员驻校办公,家长全程参与教育教学、学校管理等,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发展,建成麓台文化博物馆、潍坊隆泰食品有限公司、绿果有机葡萄采摘园三处社会实践点。为拓宽学校教育教学的途径,学校邀请百名家长们走进课堂,为孩子们讲述社会大百科,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通过大走访、《家校共育联系卡》、家长开放日、亲子共读书、家庭公益宣讲等形式,增进家长和学生的感情,使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合力。家委会组织家长组成家长志愿者值班岗按时排班,本学期,家长志愿者值班已高达千人次,用实际行动和学校一起呵护孩子的成长,用无私支持着学校的发展。
8
安全保障校园管理保障有“力”量
学校以创建“平安校园”为载体,建立健全安全制度,采取定人、定岗、定职责的“三定”手段,通过落实安全责任、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定大型活动安全预案等措施,强化校园安全工作。通过开展师生安全讲座、消防安全讲座、消防进校园防火知识宣传等主题活动,利用电子屏幕、横幅、饮食卫生安全知识展板等开展安全教育、制定各类传染病防控预案,加强校园安全宣传。坚持开展校长、班主任陪餐、值班教师试餐、校级领导跟车等行之有效的做法,进一步夯实了安全根基。在疫情期间,学校扎实开展体温检测、开窗通风、全面消杀、值班巡逻等工作,构筑校园安全防护网。为进一步提高校园防控应急处置能力,学校组织开展了消防、地震等实景演练,提高师生防控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9
惠民服务服务群众优质又“高效”
学校把提升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作为学校工作的落脚点,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不断提升服务标准。学校严格按照区教体局惠民工作要求,不断加强、规范学校惠民服务站建设和管理。明确责任、完善制度,通过“四定”(定人、定岗、定责、定制度)让惠民服务更上一个新台阶。定期更新惠民服务公示信息、上报预警通知落实情况和咨询求助事项办理情况,扎实做好日常惠民服务接待和咨询工作。通过开展教育惠民服务月、发放惠民服务卡、班级学情会商等活动,进一步理清家长诉求,畅通联系渠道,将梳理出来的问题归纳整理,建立问题台账,落实相关责任人并制定整改措施,实行销号管理,真正实现教育惠民零距离、面对面。
10
麓台故事初心不忘“温暖”而“励志”
学校通过建设立体化宣传矩阵,更大范围、全方位的展示学校教育教学特色,讲述麓台好故事,传递麓台好声音。其中《中国教育报》《语言文字报》《潍坊日报》、大众网、今日头条等主流媒体对学校办学经验、典型做法、学校活动进行了宣传报道,提升了学校品牌形象,传播了潍城教育正能量。“山东省楹联艺术家协会创作基地”“中国楹联协会刘太品工作室”、潍城区道德与法治学科培训基地纷纷入驻麓台。
(本版图片由潍州麓台学校提供)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建校四年来,全体麓台人用辛勤和智慧共同谱写了学校与个人共奋进、齐发展的动人篇章。站在新起点,执着追梦、抱团发展的麓台人正重整行装,带着光荣与梦想同行,用理想与汗水演绎传奇,为民族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新闻推荐
本报讯(潍报全媒体记者王叶妮通讯员高红缨董圣学)遇到恶劣天气,尤其是重度污染天气,学校该如何应对?学生还...
潍坊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潍坊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