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上午10:30,寿光建桥学校会议报告厅内掌声雷动。这是圣城街道桑家仕庄村156户家庭代表发自内心的表达。
刚刚过去的一个半小时,按照“顺序阄、单元阄、住户阄”的顺序,在司法、法律等部门的参与和见证下,村民们现场抓取到了自己的单元楼房。当单元楼代表在楼房定位表格上签下名字、按下红手印时,“噼里啪啦……”掌声响起,喜悦之情洋溢在每个人的脸上。
至此,起始于2009年的桑家仕庄城中村改造这个“愁疙瘩”彻底解开,全村完成整体回迁。
“俺村守着新楼住旧屋,8年改不好,搬不进新楼房。”老党员赵延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大部分村民和赵延寿一样,眼看着盖起来三年的新楼房快要变成旧楼房了,还没搬进去。这个“愁疙瘩”压得街村两级干部喘不过气来。
去年底,圣城街道新班子上任,把桑家仕庄村这个“愁疙瘩”接了下来,扛在肩上。今年2月13日下午,街道派驻工作组进驻桑家仕庄村。工作组把新的拆迁改造方案发到每家每户,并开始入户征求意见、归纳分析研究。3个多月的时间共征集到38类、270多条群众意见,按照“一把尺子量到底”“一个口子也不开”的原则,合理的采纳补充到改造方案中,违背政策的给予耐心细致地解释,直到群众心服口服。
5月19日早上6点半,100多名街道干部来到桑家仕庄村,与村“两委”成员一起入户签订拆迁协议。当天签订130多户,占全村的近85%。
一位村民担心补偿款到不了自己的账上,声明“不见钱不拆迁”,街道派车拉着他去银行,当面办理了汇款手续。5月20日晚,村里的最后一户还没签订协议,干部们耐心向他解释政策,6个多小时后,他自己跑到村委办公室签了字,他对在场的干部们说,“对不起了,你们受累了!”这句道歉话,更是一句暖心话,说得大家眼眶都红了。
5月21日早上7点,桑家仕庄楼房区里一排排月季盛开着,草坪修剪得整整齐齐,31岁的赵成祥和妻子在“搬家”——按照协议,村里给每位村民临时分配一个车库,存放老屋物品,老屋拆迁后分配新楼钥匙,村民们正式搬入新楼房。
按照街道未来的发展规划,桑家仕庄村所在的位置正是街道未来重点打造的“梦栖弥水小镇”。随着村民迁入楼房和周边地块的开发建设,桑家仕庄村将和周围的其他村庄一样,实现与主城区的“无缝对接”,共享城市的交通、医疗、就业等优质资源。“城市红利”将使桑家仕庄村彻底告别历时8年的“边缘化”尴尬,迈入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的快车道。
新闻推荐
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上映后好评如潮,成为一部现象级影片。该电影改编自真实故事,以印度女孩从事摔跤运动,走向荣誉巅峰为主线,融合体育、励志、奋斗、亲情、女性等各种元素于一身,以滚雪...
寿光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寿光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