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临渭区双王街道办的小赵感慨道:“这几年渭河治理工程声势浩大,惠及了我们这些渭河周边的居民。现在几乎每个周末都带着家人到渭河边去玩,再看看渭河,水不仅由黑变清,臭味也没有了,再经过湿地进一步净化,水质变得更好了。”
渭河整治工作进展速度快、成效好,数字可证、百姓可鉴,在省政府对渭河流域水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考评中,渭南市荣获优秀等级。2016年上半年,渭南市渭河出境断面水质化学需氧量平均浓度为21.6毫克/升,氨氮平均浓度为1.246毫克/升,均达到省上考核要求。
各方集体“发力”重拳保护水源地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把水源地保护和污染防治作为事关人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来抓,持续加强水源地生态环保工作,渭南市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
为加强湭河水库饮用水地表水源的保护,确保水库水质安全。渭南市编制完成了《湭河水库饮用水地表水源保护区水源涵养林建设与保护工程规划》,在湭河饮用水源保护区255.3平方公里范围内采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开展水源涵养林建设和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印发《渭南市饮用水水源地环境保护规划实施意见(2010-2020年)》,分别就应急能力建设、一级保护区隔离工程、一级保护区整治工程、非点源治理工程、生态保护与建设试点工程等项目进行了安排,明确了时限,落实了责任;高度重视市区范围内自备水源的管理,市政府连续两次召开专门会议,研究讨论自备水源的管理问题。水务部门印发了《关于加强市区自备水源管理的通知》等规范性文件,使自备水源的管理工作有序进行。建立了城市饮用水源污染应急预案,对可能威胁饮用水源地安全的重点污染源逐一建立了应急预案,建立饮用水源的污染来源预警、水质安全应急处理和水厂应急处理三位一体的饮用水源应急保障体系。制订了《地下水源井保护措施》,修建了防护围墙,设置了警示牌,同时加强巡查,确保水源安全。
污水处理厂让城市污水“变”清水
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立与完善,是城市环境整体质量提升的一个重要标志。
近年来,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在全面实现县县建成污水处理厂基础上,又投资2亿余元建成投运12个县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一大批新建污水处理项目建成,渭南市第二污水处理厂、高新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均已建成运行。富平县污水处理再生工程等10个项目建成投运,华阴市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等8个项目正在建设;2015年渭南市区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87.33%。多方筹集资金,结合城市道路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加快污水管网的建设,2015年度完成渭南市第二污水处理厂污水管道12464米,完成解放路北段925米、前进路北段12500米、金水路中段、六泉路等1700米污水管网,有效扩大污水收集范围,提高了污水归集率。
渭南市在污水处理厂全部安装了在线监控,并与各级环保部门联网;持续加强污水处理厂环境监管,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同时加强对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审核,确保达标排放。
新闻推荐
本报讯(孙永军)富平县地税局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广泛开展“入税户、送政策、惠民生”大走访活动,解决基层涉税难题,深受纳税人的欢迎。该局深入辖区,围绕“入税户、送政策、惠民生”...
富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富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