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阳提线木偶剧团这几年新招聘了一批年轻人,经过几年的培训锻炼,现在表演都不错,很受观众欢迎,”说起合阳线戏的现状,著名民俗专家史耀增特别高兴地说。
合阳县提线木偶戏当地人称“线戏”,“起于汉而兴于唐”,流传千年而传唱至今,与泉州提线木偶剧,一北一南,交相辉映。前些年,合阳提线木偶剧团陷入困境,合阳线戏濒临失传,演职人员走的走,改行的改行,团长王宏民整天为团里演职人员每月几百元的工资发愁。2006年合阳提线木偶戏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后,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合阳线戏逐渐走出困境,迎来发展的大好时机。经过严格的考核挑选,合阳提线木偶剧团录取了10多名年轻学员,经过专业的声乐、形体训练,这批年轻学员很快成长起来,成为合阳线戏难得的后备人才,让合阳线戏的演出在人才上不再捉襟见肘。
合阳线戏在合阳洽川湿地有固定的演出场所,一直坚持了10多年。史耀增告诉记者:“洽川湿地旁的演出还在坚持,有游客要看,都会演上一场,很受欢迎。”特别是合阳线戏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合阳线戏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和喜爱,近年来多次出国演出,把陕西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演出多了,收入也随之增加,“团里人员的工资大幅增加,演员一个月有三千多元,在合阳县城算是很不错的收入了。”史耀增说,合阳线戏的日子好过了,但要真正把线戏传承保护下去,还得多下功夫,在剧本上、演员的表演功力上下功夫,“首先把戏演好了,群众爱看,喜欢看总想看,线戏就真正有了市场,经济收入有保证,才能留住人才,吸引更多的人到保护传承线戏的队伍中来。”
(本组稿件均由记者 雷县鸿采写)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秦华通讯员牛颖峰)从“大走访”到“开门评警”,再到“民警一线工作日”,合阳县公安局一直坚持群众路线,无论是领导还是民警都有自己的“责任田”,他们走企业、访农户,察民情、听民声,从群众最...
合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合阳县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