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本报发起的爱心助学活动一再掀起捐款热潮,不少好心人纷纷来电表达捐助意向,有的好心人还想和贫困生见一面,希望能资助其大学四年。8月25日,一位72岁的退休老教师,在老伴患病的情况下,凑齐2000元捐给贫困生。
老人不愿意透露自己的姓名,只是说自己姓杨,今年72岁,老伴今年82岁,患病腿脚不便,两人都是退休老师。两位老人从晚报上看到了本报近期关于大学贫困新生的报道,深深地同情这些贫困生,“这些孩子虽然家里都很贫困,但他们非常勤奋、自强,我和老伴都深受感动”,杨老师说,她和老伴想捐一些钱,资助这些贫困生。但因为老伴患病,家里也不是太宽裕,就想着凑够了2000元再捐。
近日,老伴一再催促杨老师说,孩子们都快开学了,让她赶紧捐钱,好让孩子们顺利走进大学,圆他们的大学梦想。8月25日中午,杨老师独自一人从奥韵康城出发,前往位于红花山路和花津南路交叉口的报社。由于二者之间没有直达的公交车,杨老师又舍不得花6元钱来打的,就从奥韵康城小区徒步半个小时走到报社。
杨老师表示,捐2000元钱,是想尽一下他们的心意,要不是老伴患病,他们还能多捐一些。老人希望这些钱能送到最需要资助的贫困生手中。经过和老人商量,这2000元拟资助南陵县弋江镇的贫困生洪浩(化名)、弋江区的贫困生胡昌(化名),每人各受捐1000元。
记者 马正超 实习生 昌谢红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日前从芜湖至黄山高速公路南沿江至铜南宣段召开的工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路线方案论证会上获悉,该路段起于繁昌东枢纽互通,顺接芜湖长江公路二桥,经青山、...
南陵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南陵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