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南陵新闻 > 正文

凤洲守渡人,六年义渡为村民

来源:大江晚报 2015-08-20 13:33   https://www.yybnet.net/

凤洲,南陵县弋江镇的一块“飞地”,背靠宣城市文昌镇,三面环水,与奚滩隔江相望,近三千凤洲村村民的出行、140多名凤洲村的孩子上下学,都靠“南陵渡18号”这艘荷载60人的渡船接送。六年前,梅务祥、何玉蛟、何元松、何松茂四人承包了渡船十年运营权,但他们却放弃了这个让人羡慕的发财致富机会,六年坚持义渡,用爱心和奉献为凤洲村民搭建起一座水上通道。

2008年,梅务祥、何玉蛟、何元松、何松茂四人共同承包了这艘渡船的十年运营权。这在当时是让人羡慕的致富之路——全村2960人,谁不需要靠渡船出行呢?但从承包之初,他们便立下一条规矩:凡是凤洲村民,乘坐渡船一律免费。这意味着四人失去了渡船最大的经济来源。因此很多村民对此还有疑虑:真的能免费坐船吗?

承包下渡船,用自己的力量为家乡的人们做点事,成了他们靠近梦想的选择。他们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六年来,他们始终坚守着当初的承诺,没有收过本村村民的一分钱。因为失去了最大的收入来源,四个人甚至连本钱都难保。尤其是近年来文昌到宣城的公交开通后,坐渡船到奚滩的人越来越少。外人不走渡口了,渡口就几乎少有收入。但即便如此,梅务祥等人还是坚守着全村人出行的渡船。梅务祥等人坚守凤洲渡,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凤洲村,有140多名中小学生在对岸的奚滩上学,这艘渡船就成了他们每天往返家与学校的唯一交通工具,因此在凤洲,它也被称为“学生渡”。假如没有了渡船,学生们怎么上学?

六年间,何玉蛟切实感受到这个渡口的兴衰。何玉蛟回忆道,以前,文昌镇的居民经常通过渡口到奚滩赶集,来来往往很多人,前几年,文昌镇开通了直达宣城的公交车,那里的村民去城里更加方便了,逐渐地,来奚滩的人便越来越少,“渡口毕竟不方便,来来往往的总要耗不少时间”。

同样有此感受的不仅何玉蛟一人,凤洲的老百姓都有着自己的记忆。最初,村里人渡河都是自己划着木盆,后来换成了竹排,然后是木船、木质柴油船,最后才是现在这艘由政府统一配发的钢铁柴油船。无论船怎样发展,这片水面始终成为横亘在凤洲人与外界交流的一道障碍。

“在我们每个凤洲人的心中,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在这片江面上看到一座桥。”   本报综合

新闻推荐

助戴霞圆梦 好心人伸援手□后续报道

本报讯 近日,本报报道了南陵县许镇镇的贫困生戴霞(化名)的情况,引起很多好心人的关注,不断有市民为其捐款。戴霞今年以文科586分的成绩被海南...

南陵新闻,有家乡事,有故乡情!连家乡都没有了,我们跟野人也没什么区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南陵县一直在这里为你守候。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凤洲守渡人,六年义渡为村民)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