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芜湖 今日无为 今日芜湖县 今日繁昌 今日南陵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今日南陵 > 正文

青铜器上的故乡

来源:芜湖日报 2019-04-01 02:48   https://www.yybnet.net/

很多的故乡,在云水或者草木之间,而我的却在青铜器上。

故乡在皖南。其中之一名曰南陵。南陵发迹甚早,史称剧邑,可如今地面文物已经寥落。地下出土的,却时有惊人发现。大工山古矿冶遗址、千峰山古墓葬群和牯牛山古城址,都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专家认为,大工山是古人之工作区,牯牛山是生活区,而千峰山则是墓葬地,是很系统配套的。再有,南陵先后出土的宝物,如龙耳尊和吴王光剑,均为国宝级珍贵文物。也都是与古矿冶和青铜器有关联。所以,南陵一直有青铜文化发祥地之说。至于铜陵,原先是属于南陵的。所谓铜陵,乃是盛产铜之南陵也。南陵发其端,铜陵扬其波而已。

据清嘉庆《南陵县志》载,宋元祐四年邑人刘摭撰《宋青阳桥记》有曰:“南陵旧治临江,唐长安中,迁青阳城,其镇籍山,其浸漳淮,即今治也。”南陵是一座漂浮着的城市,从百里外的长江之上顺流而下,到了今天。

今天的南陵曾经是汉春谷地,屡见史乘。东汉末年的周瑜、黄盖等在这儿留有足迹。漳河边有一个水码头——黄墓渡,所谓黄墓,即黄盖墓。籍山城里香由巷附近的小乔墓,曾经被炒得很热。《三国志·吴志》载“故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山出铜铁,自铸兵甲。”青铜器不可一世的孤独,那冷艳傲气的光芒,一直在喧嚣的尘世间肆无忌惮地闪耀着。

1972年的初夏,城西之三里店吕山村村民在平整晒场时,竟然挖出了一柄古剑。在场的几人嬉戏之间,结果剑被掰成数段。

六年后,剑被当时的县文化馆追回。

再过六年,也就是1984年夏,全县进行文物普查。邻近的金坑村村民将收藏了12年的三段铜剑交公。前后六段残剑一拼接,居然完全吻合。至此,这柄剑残长43.4厘米,断成六块,分离了12年的青铜剑终于团聚了。剑上阴刻镶嵌篆书金字铭文,两行12字。今人多以为是“攻吾王光自乍,用剑以赏勇人”。铭文中“光”指的就是吴王光。阖闾,吴国君,名光,故此剑被称为吴王光剑,距今已有2500许年。

《战国策·赵策三》说,“夫吴干之剑,肉试则断牛马,金试则截盘匜”,吴越之剑的锋利,不仅可以斩断牛马,还可以斩断青铜质地的盘匜。其无坚不摧,成名已久。吴王光剑一共发现有五柄,每一件都堪称国宝。其中的一柄,就这样神奇地出现在我的故乡南陵。

古人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古之中国,庙堂祭祀、礼乐大典离不开青铜器;战乱频仍,无论是对外掠夺扩张,还是对内镇压维稳,作为冷兵器的青铜器,一直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青铜冶铸业也是政权把控的紧要之处。《周礼·考工记》曰:“郑之刀,宋之斤,鲁之削,吴粤之剑,迁乎其地而弗能为良,地气然也。吴粤之金、锡,此材之美者也。”吴王光剑出土于南陵,在吴头楚尾之间,当非偶然。

县西何湾,是丫山花海石林的所在,也是诗仙李白寓居之地。在那里,李白留下了旷古绝今的七言古诗《南陵别儿童入京》。“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南陵不仅是诗人的精神慰藉之地,还给他东山再起、平步青云的机会。诗人一生仗剑去国,诗酒风流,却将一双子女寄宿于此。

青山村是漳河、青通河的发源地,也曾经是文房四宝之一宣纸的发祥地之一,其造纸业甚至比泾县小岭更早。上世纪70年代末,南陵的“镇县之宝”——青铜龙耳尊也是在这儿发掘出土的。《说文》曰,“尊,酒器也。”尊原是盛行于商周时期的青铜容酒礼器,器形以类似壶的圆体尊和方体尊最多见。后来成为敬重、推崇的代名词。如《易·系辞》曰“天尊地卑,乾坤定矣。”贾谊《过秦论》曰“尊贤而重士。”

此春秋早期龙耳尊被学界誉为“一件罕见的艺术佳作”。如今,在古色古香的南陵县博物馆里,仍然可以见到它的尊容:高28.2cm,口径27.5cm,足径23cm,重9.5kg。形体较大,器壁厚实,器身呈蓝锈斑,双耳呈铜绿色。大口广肩,肩腹部两侧以巨大的龙形耳为把手,故名龙耳尊。龙作回首状,竖耳,突目,张口,卷尾,形态生动。器身饰以横条脊纹,也称瓦纹,粗大凝重。肩部、圈足和龙身饰云雷纹,系吴越流行文化。而其精华之处则在于“二次焊接技术”,它的出土把二次焊接技术向前推进了约500年,是当时世界上最领先的成熟技术。

如果说龙耳尊的造型与纹饰展现了它的艺术鉴赏与审美价值,那么龙耳则向世人透露出那个时代的特征,说明它既是西周晚期青铜造型的集大成者,又是东周春秋早期的改革与开拓者。

美的创造都是这样需要突破,也是需要发现的吗?——那匠心独运的造型,锈迹斑斑的暗绿,微弱的光影照射下,龙耳尊传达出一种古老艳丽、厚实沧桑的文化脉息,绚烂至极、王者归来后的归于宁静,比时光还要薄凉,让人浮想联翩。

王陵华《南陵县文化遗产纵览》认为,青铜龙耳尊,是用南陵本地的铜原料,由本地工匠铸造制作的,是具有当时中国南方最高工艺水平的精美青铜器。它1990年入展亚运会,后又代表安徽参加北京奥运园区《奇迹天工——中国古代发明创造文物展》,成为青铜文化的一个符号。

龙耳尊1979年出土,共两件,形制相同,均为国家一级文物。据说埋藏地下已有2700多年了,如今还完好无损。

“白云飞去又飞还,万壑千岩指顾间。

天半芙蓉争削翠,案头一点是工山。”

这是明进士宣城梅鼎祚的七绝《工山削翠》。“工山削翠”是南陵古十景之一。巍巍大工山,重峦耸翠,星罗棋布着以江木冲和塌里牧为代表的西周以来古矿冶遗址共44处。南陵古矿冶遗址在一派苍茫群山中,原本籍籍无名,因为李白曾经来过,以及他留下的不朽诗篇,从此,南陵便与诗歌和艺术,有了不解的缘分,也因此成为青铜时代一道绚丽的风景,千百年不变颜色。

再检索典籍,宋南陵知县郭峣《申免工山坑冶札子》有曰:“自六朝及唐,南陵号为坑冶之地,庾子山《枯树赋》所谓南陵以梅根作冶,其来久矣。《方舆》记载梅根,《寰宇》记载铜官山,《唐志》载利国山有铜有铁、凤凰山有银。又云梅根、宛陵二监钱官。今皆属他境,然其地亦不产铜矣。”

个中朝代之更替、区划之调整、疆域之变迁、坑冶之兴废,或可窥一斑而知全豹。

时光流转,到了清末民初,大工山脚下的上北乡十都一图汤村徐(今工山镇山峰村)出了一个徐乃昌。他民国3年(1914)受余谊密之聘任县志纂修,“兼程孟晋,无间寒暑”,历时10年乃成。全志体例完备,48卷,第一次编入金石志4卷,说“金石文字足补史乘之遗”;对南陵历代建置沿革,也详加论证,言之凿凿。而所谓金石者,多指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之属。后又参与编修《安徽通志》,名篇《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分为金器(钟、鼎、彝器),石器,陶器,石刻,古物,杂识和补遗,共十七卷,另有《安徽金石古物存真》一卷。由此观之,徐乃昌对于故乡金石浸淫之深实非比寻常。

在《王国维年谱》中有两处提到徐乃昌金石古器拓本事:1918年。11日30日,致信徐乃昌商讨为其《吉金图》作序事。信说:“昨蒙颁赐尊藏彝器拓本,急读一过,赏鉴之精,为今日藏家之最,钦佩无似。近数年思集金文拓本,所得无多,一旦得此多珍,遂如贫儿暴富,何幸如之。敬谢敬谢。”……

撰《随庵吉金图序》成。序说:“其自序中具言攻究古器之法,曰礼家明其制度,小学正其文字,谱牒次其世謚,乃为能尽之。呜呼!古器之学,略尽于此数语。”“南陵徐积余观察博雅有鉴裁,多蓄书籍金石,而所藏古器物尤精。戊午冬日,出所撰《随庵吉金图》,索余为序,余谓宋世著录之器不下数百,而存于今者不及百分之一,惟考古博古二图全帙具存,固知竹帛之寿有永于金石者。观察所蓄虽不逮潘、陈二家之富,然视盛王、二吴、三李、二丁固无以让,顾诸家皆无成书,而观察独用原父书例,成此一编,以饷后世,其于博古之功,正不知与潘、陈孰为优劣也……”

1923年。癸亥。2月,为南陵徐氏所藏古器拓本作跋数则,如《刺鼎跋》《父乙卣跋》等。

而在《王国维诗文集》里,尚有《题徐积馀观察随庵勘书图(三首)》。其一曰:

漫乙卢黄甲戴钱,北江戏语费衡诠。

世间尽有洪崖骨,不遇金丹不得仙。

徐乃昌收藏金石器物,编有《随庵吉金图录》《小檀栾室镜影》《镜影楼钩影》《安徽通志金石古物考稿》《积余斋集拓古钱谱》等,金石乡情,悉尽于此。王静安推崇其以图录传古之功,尤其所藏汉唐古镜、古钩数量之多,品种之奇之精,为海内之冠。故叶昌炽亦有:“桑海以来,衣冠流寓,集于海上,其贤者,亦颇有如倦圃流通之约,节宴游玩好之资,为古人续命者,南陵徐积余观察尤其真知而笃好者也。积余熟精薄录之学,二十年前见于京邸,商榷古书,即有志于名山之业。”

此名山,莫非即指故乡的大工山吗?大工山不仅为南陵之出青铜矿业,也为世间贡献了一个文化大家徐乃昌。据悉华东师大现藏有徐乃昌金石拓片4500余通,皆另纸附有先生手书题签。先生孜孜以求,终其一生,乃南陵文化之化成也。

很多的故乡,在云水或者草木之间,而我的却在青铜器上。

先人们采之、冶之、铸造之,生于斯,长于斯,歌哭于斯,也终老于斯。吴王光剑代表着兵器、战争和权势,龙耳尊则代表着礼器、和平和文化。它们如此神奇地走到一起。无论是风云激荡年代的披坚执锐,还是歌舞升平里的文采风流,青铜器都承担了不可或缺、无以替代的角色。

又是一年芳草绿,青铜器们无声地叙说着前尘往事,也似乎能够见证未来。多少年后,我们走了,它们还会在。一直在。

柳拂桥

新闻推荐

离家八年失业成流浪汉 为澡资实施盗窃被拘留

本报讯因家庭矛盾,一男子离家八年未归,丢了工作后,一个多月未能洗澡,也不能好好吃上一顿饭,即便如此仍不愿回家,而选择了盗窃。...

南陵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南陵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评论:(青铜器上的故乡)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