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益崛起的城东经济板块,受到客商的普遍青睐。去年芜湖市鸠江区招商引资硕果累累:新批外商投资项目7个,实际到位外资4746万美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29%;全区实际到位内资70.9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48%;全区招商项目实现固定资产投资68.7亿元,完成市下达任务的181%。鸠江区亮出了怎样的招商“组合拳”来承接产业转移?今年的招商思路又有哪些创新?记者近日带着问题走访了该区相关部门。
创新路径,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去年,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带队外出招商100多次,拜访企业近300家,先后签订并落户了昌辉汽车电子、先达压铸等一批亿元以上重大项目。
突出产业招商,围绕支柱产业,先后对接了燃气具、电热水器、豆浆机等国内知名家电配套企业200多家,其中30家企业与该区签订投资协议,投资总额15亿元,另有50多家企业正在跟踪洽谈中。同时,大力推进三产招商,成功推出5宗三产地块,引入三产项目48个。依托华强文化科技产业园及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文化创意产业招商取得新突破,全年共签订意向投资项目20个,完成注册企业3家,正跟踪洽谈项目15个。
在积极“引进来”的同时,招商人员主动“走出去”,充分利用会展招商。该区先后参加市政府举办的无锡、苏州、上海投资环境说明会,以及厦门投资洽谈会、中博会、徽商精英大会、动漫产业交易会等20场次,接触客商上千人,签订投资协议56个,总投资达28亿元。同时在重庆、上海、山东、海南、深圳等地,召开专题推介会50余场次,邀请客商1900多家,签订投资协议近100个,总投资达130亿元。
抢抓机遇,主动承接产业转移
“鸠江区将紧紧抓住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等机遇,优化发展环境,坚持二、三产招商并重,全方位招商引资,迅速做大经济总量。”鸠江区委负责人表示,该区将瞄准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圈等发达区域,以抓创新、调结构为主线,以文化创意、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三大产业为主攻方向,在引大、引强、引优上寻求突破,在提升企业服务效率上做文章,通过招商迅速形成重大项目增多、中小项目集聚的发展态势。去年及今年初,该区从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引进了130多家企业,投资总额超过140亿元,主要是汽车零部件、装备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企业。
为打造优秀的招商队伍,鸠江区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鸠江形象”,积极推进“一线工作法”,在全区选派50名有经验、有能力、有激情的优秀干部充实到招商队伍,组建了15支招商小分队,建立了8个招商驻点基地,分布在广东、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打破了街道与街道之间互相竞争的壁垒,对招商信息、项目按片划分,分区域管理,形成全区招商“一盘棋”格局。鸠江区全年共外出招商2200人次,拜访企业6300余家。
内引外联,开拓招商新局面
人勤春来早。记者在鸠江区2010年1月份招商日志上看到这样一串记录:7日,台湾龙鼎集团来区考察,洽谈投资生物科技能源产业基地项目;8日,深圳市康美特科技有限公司等22家企业,组团来区考察投资环境,拟建家电配套生产基地;12日,美国吉迪麦(厦门)服饰公司来区考察投资环境;13日,日本新东工业株式会社来区考察投资环境;27日至30日,鸠江区赴海南举办招商引资洽谈会,重点推介鸠江生物药业园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短短数天行程,就有满满当当20多条记录。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也是鸠江区建区20年。鸠江区将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产业带动强、科技含量高、扩大就业的企业,探索一条广泛宣传鸠江、全面推介项目、扩大招商范围‘三位一体\’招商新路子。”鸠江区委负责人表示,该区将推行“零土地”招商、“零土地”技改,重点引进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装备制造业和生物药业等项目,全力推进城东新区、钱桥园区等重点地块招商,力争在招商项目的总量、结构、质量和效益上,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据芜湖日报
新闻推荐
芜湖鸠江区“借力提速”承接产业转移,再度吸引新项目在此“抢滩”。3月28日上午,鸠江经济开发区21个重点项目集体开工奠基。这批项目总投资30.5亿元,建成达产后,预计可新增产值68...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