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徽日报9月11日报道
8月27日到29日,记者赴芜湖、合肥等地采访。“以前是人工操作,节拍慢而且有危险性,有了自主研发的机器人搬运工后,流水线作业,安全性和效率都提高了。”奇瑞汽车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通过10余年自主创新发展,奇瑞掌握了汽车研发制造的核心技术,拥有发动机、变速箱和整车设计等上百项专利,进入打造自主国际名牌的新阶段。
从省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到成为国家级创新型企业,马钢的自主创新能力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今年年初,马钢成功开发出HZ840低噪音地铁车轮,深得市场青睐。这一绿色环保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低噪音车轮实现国产化,不再完全依赖进口。
奇瑞、马钢仅是安徽省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缩影。随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的确立,创新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驱动作用日趋明显。据统计,目前全省有25家企业列为国家级创新型(试点)企业,居全国第一;1313家企业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居中部第一。
为了让企业在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中更好地“挑大梁”,安徽省科技厅与省国资委制定省属企业自主创新联合行动计划,今年8月8日首批16个科技成果转化重大项目启动。该省将重点围绕加大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加快省属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工作等6个方面展开合作,力争到“十二五”末,省属重要骨干企业技术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收入达到2000亿元,培育一批国内外知名品牌。
搭建平台,提升软环境
怎样将自主创新的星星之火汇成全省科技创新的燎原之势?创新发展离不开战略平台的搭建。
在熔安动力,无论是生产设备还是产品,一个个“大家伙”让记者眼花缭乱。这是一个总投资46亿元,在合肥派河边建设的达产后年产值100亿元的船用低速柴油机基地,是目前国内建设规模最大的船用柴油机项目。作为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合肥出资对合裕航道进行清淤疏浚,提升航道等级,新建一条铁路专用线直通熔安动力厂区,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近年来,安徽省将自主创新作为转型发展的主动力和发展的战略核心强力推进,搭建创新发展的战略平台,推进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推动经济增长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转变。
高端承接,打造新集群
在海螺湾,一个动漫的立体海洋世界呈现在游客面前;在西部,印第安老人用饱经沧桑的声音讲述传说……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这所“中国制造”的主题公园让记者震撼不已。
芜湖方特欢乐世界营销总监胡光华告诉记者,方特所有项目都是自主创新、自主研发设计的。每年方特会拿出门票收入的30%到40%投入研发生产,项目不断改造升级。2006年,芜湖以招商引资方式引进深圳华强集团,一座当前亚洲规模最大的第四代主题公园拔地而起。得益于此,芜湖获得“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的称号。因地制宜,科学承接,芜湖在转型升级上闯出了一条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高端承接路。
皖江示范区规划获批,给安徽省加速崛起带来重大机遇。该省提出,必须坚持在承接中创新,在创新中承接,充分发挥自主创新对吸引培育高层次产业、改造提升已转移产业的重要作用。近年来,合肥高新区完善创新服务体系,依托创新资源,吸引一大批高端项目前来,大陆轮胎、赛维LDK、晶澳、韩国乐天等重大项目纷纷落户,初步形成了新能源、电子信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自主创新已成为安徽发展的一大品牌,成为加速崛起的强大引擎。创新要素加速集聚,主要创新领域指标均快速增长。目前,安徽省1000多家高新技术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成为成长最快的生力军。
新闻推荐
据人民网5月29日报道
记者近日获悉,安徽省芜湖市公立医院药品零加成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改革半年来,患者门诊、住院费用等均出现明显下降,实现了政府“零补偿”、医院收...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