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评论员
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芜湖市科学发展、迅速崛起的十年。近几年发展势头更为强劲,GDP从2006年的583亿元到2011年的1658亿元,5年时间增长了3倍,同期财政收入也从93亿元增加到287亿元。城镇和农村居民的收入翻了一番。在发展的过程中,芜湖亮点频现,其中之一就是实施统筹城乡战略,着力推进城市现代化。
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体现在快速提升城市综合承载力、集聚力、辐射力和带动力;体现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的均衡同步协调发展。秉承“产城一体、产业先行”的理念,全市现拥有2个国家级开发区,11个省级开发区,在开发区周边都规划了生活区、包括公共服务区。芜湖的发展有了一个良好的载体,才有了不断加快的发展速度,才取得了今天产业发展的成就。与此同时,加快城市化进程,高品质打造城市的美好形象,“城中有水、城中有山、城在山水中、山水在城中”的优美芜湖,张扬城市个性,尽显城市魅力,平添市民自豪感和幸福感。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的同时,让城市带动农村、城市反哺农村,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加快农业现代化,通过优化提升乡村人居环境,让村庄变得整洁美观,让农民生活富裕舒适,让城乡发展更为协调。
随着一年前无为和沈巷划入芜湖,芜湖由滨江之城变成了跨江之城,区域性大城市规模初现。跨江时代芜湖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将迎来新的飞跃。在去年的市第九次党代会上,我们提出一个口号就是要打造创新、优美、和谐、幸福的新芜湖。这个新芜湖的概念就是跨江发展的概念,跨江发展将是芜湖今后很长一段时间的战略性选项。
统筹城乡、跨江发展,要以科学规划为先导,以优化提升城市整体功能为目标,推动城市发展布局战略性调整,把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提高到新的水平。加强与周边城市合作,实现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推进芜马同城化,提高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
统筹城乡、跨江发展,要实施“整体提升江南,加快建设江北”战略举措,加快构筑跨江发展的新机制、新平台、新载体,进一步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健全综合交通体系。举全市之力,高起点推进江北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真正形成两岸融合、功能互补、联动发展、共同繁荣的跨江发展格局。
“下一步芜湖的跨江发展前景是非常美好的,如果我们的中长期规划能够实施实现,我相信广大群众会感觉芜湖是一个漂亮的城市,是一个和谐的城市,是居住在芜湖能够感觉到幸福的一个城市。”这是市委书记高登榜在接受人民网访谈时描绘的一幅蓝图。
今天,我们正站在一个跨江发展的新起点。它呼唤我们、激励我们倍加珍惜千载难逢的机遇,紧紧围绕科学发展、全面转型、率先崛起、富民强市主线,抢抓机遇,锐意进取,为建设创新、优美、和谐、幸福新芜湖而努力奋斗!
新闻推荐
创新发展老年教育 推动社会和谐进步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市老教委主任 胡邦明
从敢为人先到保持领先,从干部待遇到民生工程,从一枝独秀到春色满园……芜湖老年教育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不断开拓前进,创新发展,为构建和谐芜湖、幸福芜湖作出了积极贡献。&nbs...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