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山青水绿幸福景宜业宜居新生活

来源:芜湖日报 2012-11-06 14:10   https://www.yybnet.net/

“没想到安师大附中的老师真的来给我们上课了,同学们都非常开心。”9月份新学期,家住龙山街道的高一年级学生李小娟走进安师大附中城北分校,对学校的变化赞不绝口。

与安师大教育集团合作,引入优质教育资源是经开区今年30项民生工程的重要部分。今年以来,经开区已经拨付资金8000万元,民生工程提标扩面,从生活保障、教育培训到医疗卫生、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件件便民、惠民事折射着产业新城未来发展喜人图景。

新社区的配套不含糊

家住凤凰城社区的李老爷子每天下午都会到社区的“城市生活e站”转转,有时候看看杂志,与棋友下几盘象棋,或者做一些简单的锻炼。配套齐全的图书阅览室,多功能健身室……这个芜湖市已建成规模最大、配套最完善的社区公共服务平台日前被评为省级“城市e站”示范街道,成为周边居民最喜欢的“休闲中心”。

“年轻”的凤凰城社区去年才成立,目前入住人口近8000人,大多数都是经开区企业员工。如何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便捷、丰富的服务,成为经开区创新社会管理的一大课题。已投入运行的城市生活e站总建筑面积770平方米,总投资40余万元,包括e智空间、家庭生活指导室、儿童早期发展中心、多元智能馆等。e站配备了很多图书、健身和棋牌器材、计生器具、日常养生视频课程等,可以为社区居民提供多样的服务。

去年搬进凤凰城社区的赵先生在经开区工作7年,如今小宝贝2岁了。与很多邻居一样,看到安师大附小城北分校落户凤凰城社区,他非常开心。“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教育,虽然我住在经开区,配套设施一点都不含糊,生活非常方便。”

循环公交车开到家门口

万春街道南辛村的张培英大妈拎着菜篮子,稳稳当当迈上公交车,把公交卡往读卡器上一刷,心情愉悦地找到座位坐下来。张培英以前根本没想到,可以坐着公交车买菜。“现在公交车招手即停, 说话间就能到市中心了。”

张培英大妈办理了老年卡,不用花钱就可以坐着公交车串串门,而之前,她只能步行半个小时才能坐到车。“现在到市中心逛逛,再也不用转摩托车、三轮车了。”一辆普通的公交车成为南辛村村民对“同城同待遇”最直观的感受。

万春街道成立于2007年区划调整后,包括10个村委会和3 个社区居委会。“出行难是当地百姓最直接、最迫切的问题,也是我们实现发展成果全民共享的首选。”经开区一位负责人介绍说,2011年,该区投资了410余万元购置了16台公交车,于8月28日开通了202 路循环公交班线,并于11月1日起延伸至地处偏远的南辛村,万春街道境内实现了公交线路的全覆盖。考虑到群众居住比较分散,公交车招手即停,方便车成为民心车,群众满心欢喜。

享受到公交便利的还有万春中学的学生们。因为居住分散,他们上学、放学曾经牵动每位家长的心。“学生从家到学校有了公交车,我们也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万春中学校长介绍说。

万春街道办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202 环线公交车覆盖境内的各村委会后,经开区已投资177万余元,正在建设一块占地约7 千平方米的公交综合调度场,完善各系统基础设施建设,从而形成区内交通与城市公交网络的合理衔接,彻底解决市民出行问题。

民生工程提标扩面暖民心

宽敞明亮的屋子里有电脑、电话、报纸和一摞摞图书,还有学生们用塑料瓶、吹塑纸做成的小工艺品;墙上张贴着学生们自己的涂鸦作品,童趣十足……每当放学后,六年级学生姜冉都会在这里还看看课外书,或者和伙伴们做游戏。在万春街道新民小学,留守儿童之家被很多像姜冉一样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当成“心灵港湾”。

从2010年起,经开区陆续在新民小学、天门小学、万春中学建立了留守儿童之家和心理咨询室,配备图书和体育器材等,为孩子们提供活动器材和场地,建立代管家长手册和留守儿童成长记录簿,并开通了亲情电话,随时与学生家长点对点交流。

在万春敬老院里,李大爷刚吃了午饭,正准备到自己的菜地看看。“这里的生活很好,工作人员照顾也很周到,我们感觉就像在家一样。”住在敬老院里,李大爷满心欢喜。去年,经开区总投资1300多万元的万春敬老院投入使用,目前已有近100位老人入住。根据经开区的规划,该敬老院为每位老人的生活标准为每年6100元,超出市定标准2300多元。

补助类资金及时发放到位,保险保障类项目资金按规定合力使用,工程建设类项目基本完工。敬老院、农家书屋、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留守儿童之家……一批批便民设施及工程相继完成并投入使用。记者从经开区了解到,该区严格按照市政府公共财政“一紧一松”的原则,根据民生工程实施情况,完善资金动态化管理,保证民生工程资金需求。近年来在民生工程的投入上逐年提高,2009年投入4667.22万元,2010年投入4874.91万元,2011年投入7500余万元,一个投入逐年递增、覆盖面逐年扩大的民生保障体系逐步建立。经开区坚持高标准、广覆盖,多项民生工程“提标扩面”超额完成,水平位居全市前列。越来越多的群众受益其中,感受到生活的温暖。

完善公建配套 加快转型步伐

在新的机遇面前,芜湖经开区一手抓产业转型升级,一手抓完善公建配套,转型步伐在加快。银湖、凤鸣湖、经开区境内珍贵的水域该如何规划,未来发展成什么模样?今年上半年,该区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会,围绕银湖凤鸣湖及周边地区、万春湖地区规划方案,邀请芜湖知名企业及专家进行座谈,就发展经开区三产及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转型,打造“产业新城”征求意见。

随着经开区人口的集聚和城市框架的拓展,银湖、凤鸣湖已经转变为“城中型景区”。在整体升级的基础上,经开区对“两湖”地区先保护,后开发,整体划分为严格控制区和协调发展区。依据区域定位,通过对“两湖”及周边用地的整合,完善经开区的三产配套,增强现代服务业功能。为了配合和支撑经开区东区的快速发展,满足周边企业的需求,经开区还在万春湖周边规划建设商务文化中心,力求通过高起点、大手笔的规划,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更具活力的现代化新城区。

万科、万达、绿地、绿城、碧桂园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负责人和业内专家围绕“两湖”规划、万春湖商务文化中心规划等献计献策,对新城区建设特别是污水管网,学校、医院、农贸市场等公建配套,商务商业氛围的培育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等畅所欲言,提出了很多意见、建议。大家一致认为,高水平、大手笔的规划,将推动经开区发展环境的整体提升。

在城区发展上,经开区重视配套规划和环境整治。今年以来,相继完成了《环银湖、凤鸣湖周边地区城市设计》、《万春湖商务中心城市设计》和《华山路沿线及周边地区城市设计》,调整了《中国生命健康城的城市设计与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完成了东梁安置区二期、华山路商业街规划设计邀标工作。目前,凤鸣湖风景区、产业新城等控制性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评审正有序推进。

既要金山银山,也要蓝天碧水。经开区以污染综合整治和节能减排为重点,全面推进环境治理工作。今年以来,银湖截污整治工程基本完成,湖面重现碧波涟涟,受到周边居民的欢迎。加快推进桥北工业园污水改造,对桥北工业园企业进行全面排查,逐一下达整改监察意见,督促限期整改到位,确保桥北工业园整体环境的全面改善。

今年6月份,经开区成功发行了17亿元企业债券,用于完善全区的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经开区一位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说:“经开区既要宜业,也要宜居,实现从工业园区向产业新城的蜕变。”

新闻推荐

申请、面试应从5方面准备2013年自主招生战役打响比去年提早1个月

近日,随着北京大学...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山青水绿幸福景宜业宜居新生活)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