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彰奖励过多过滥,其弊端显而易见。一方面,名目繁杂的评选表彰只会使表彰奖励本身“贬值”,助长形式主义作风,对发展实在无甚益处。另一方面,每次评选表彰活动,都要耗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也导致民生建设等方面的行政资源相对被“挤占”。所以,无论是算“政治账”,还是算“经济账”,评选表彰“瘦身”都是非常必要的。
实干兴邦。基层最讲究实际,群众最欢迎实干。务实的工作作风,就需要把党员干部的兴奋点引导到真抓实干上来,也需要把党员干部从不必要的评选表彰活动中解放出来。此次芜湖市出台的规范评选表彰的新规中,除了奖牌“退场”,就是政府给表彰项目“瘦身”。根据规定,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联合表彰的项目将精简至14个,包括每5年一次的劳模、每3年一次的优秀园丁,以及不定期的抗洪抢险等在基层一线作出突出贡献的模范代表和事迹。而且,全市性的表彰活动评选,先进集体将控制在10个以内,评选的比例控制在参评人数的3%。这确实抓住了“要害”,从精简表彰项目这个源头抓起,使得一些本无必要的表彰项目“没了名分”,这样既可以节省财力等资源,也可以真正减轻基层迎接考核检查的负担,促使基层党员干部把有限的精力用在抓落实上,用在改善民生、为群众办实事上,以实干赢得群众信赖。可以预见,表面上看,基层单位和干部手中“奖杯”少了,可实际上在群众心中的“口碑”必将会上来。如此,何不将表彰“消肿”进行到底?!
新闻推荐
“扛回一个奖牌”...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