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走过的三年,每一个熟悉联合卡车的人们,胸中总有无数激荡和感慨。这一段风雨同行路,承载了很多的重量,也蕴含了更深的意义。
“高端”之梦想
在网络上搜索联合卡车,你会发现这是一家由三大股东方和两个战略合作者联合组建的重型卡车生产企业,中集、奇瑞、玉柴、法士特、富华在业内都是声名显赫。很少有人知道,两年前的今天,第一台在芜湖完成总装的重型卡车从三山区驶出车间,而芜湖的卡车梦想,在更早的2007年就已发端。
2007年,中集集团董事长麦伯良和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第一次走到了一起,这两个怀揣卡车梦想的人一拍即合,决定联手研发一款中国自主品牌的、具有世界主流技术水平的高端重卡。11月,当麦伯良和尹同跃首次来到芜湖市三山区调研考察时,经过区划调整的三山随处可见的是大片的荒草滩,区政府大楼还躺在规划图纸上。当时市领导“这里要发展”的一句感叹更坚定了麦伯良和尹同跃的决心。
酝酿和筹备两年后,“联合卡车”项目正式启动。
2009年8月,联合卡车厂房开工建设,像当年的奇瑞一样,创业团队在一间临时租住的小教室里开始了筚路蓝缕的创业之旅。同月, “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合资公司在芜湖注册成立,随后,联合卡车全资收购了佳景研究院作为自己的研发中心。至此,联合卡车具备了自主研发设计的“大脑”,有了输送动力的“心脏”,有了变速箱、车桥等一批强健的肌体,一支阵容豪华的联合部队集结完毕。
2010年4月,联合卡车携旗下U460重型牵引车、轻量化牵引车、混凝土搅拌车、高强度自卸车四款重卡产品集体亮相北京第十一届国际车展,一时间成为各大媒体镁光灯的焦点。2010年12月18日,第一辆联合卡车旗舰车型U460驶出总装生产线,正式交付到首台车主手中。高起点决定了高视野,在联合卡车正式开始进军市场的前三年,他们就以势不可挡的黑马之势杀入了国内高端重卡行列,“联合”的品牌也在业内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联合”之力量
任何企业的第一次创业,很多时候并不能选择自己的梦想,而要更多地考虑生存,但二次创业,则能容下更多理想和浪漫的色彩。
联合卡车五大股东方——中集、奇瑞、玉柴、法士特和富华,无一不是全国制造业的精英和俊杰,然而他们最终选择了二次创业,选择将彼此的卡车梦想联合在一起,把卡车梦做得更大——励志要打造自主品牌中高端重卡,在世界重卡版图上,留下“中国创造”的印记。 “制造高端产品,提供优质服务,创立一流品牌。”以之为圭臬,联合卡车想要做的是真正意义的全球高端卡车,做出能与奔驰、沃尔沃、斯堪尼亚等世界一线品牌相抗衡的产品,在高端市场建立品牌优势。
于是从联合的那一天起,他们真心实意地把自己的看家本领带到联合卡车,因为他们深谙“联合”的真义——不是相互索取,而是彼此受益,实现共赢。为了更好地支持销售,联合卡车需要奇瑞汽车和中集集团为自己提供金融服务,但同时,通过联合卡车在卡车领域的金融服务应用,也拓展了两家企业的金融服务业务和产品种类。而玉柴为联合卡车提供动力支持,并为联合卡车的产品进行最优化的匹配试验,提升了产品的性能和竞争力,同时,玉柴也从联合卡车拿到第一手发动机在整车上的实验数据,从中改进技术,提升自己在重卡发动机领域的研发能力,让自己的发动机产品适应更多重卡企业的需要……在联合的力量之下,仅三年时间,在三山经开区的3500亩土地上,一间间高科技厂房在原本荒芜的土地上矗立而起,年产能可达3万辆重卡的一期厂房已投产使用,近百台机器人分布在联合卡车焊装、涂装、车架等各个车间,媲美乘用车级别的生产设备,长576米的总装车间单线,全球最大的单体重卡总装车间,让前来参观的全球客商艳羡不已。与此同时,企业员工的数量也从成立之初的10多人发展到现在涵盖芜湖佳景科技有限公司、玉柴联合动力股份有限公司、瑞集物流(芜湖)有限公司三家子公司,共2200多人的专业化队伍。
成长的意义
2012年12月18日,是联合卡车第2届公司纪念日,也是公司成立3周年,作为最早落户三山经济开发区的企业,联合卡车的率先发展也反哺了发展中的三山。它带来的,不仅是一块块像佳景研究院这样响当当的产业招牌,也不仅是一家家零部件配套企业,而是一个农业乡村向工业城镇的转型中必不可少的产业基础。在三山经济开发区的棋盘上,联合卡车落子以来,奇瑞重工、大瑞橡胶、新联造船等企业连珠箭似的纷纷落下。如今,园区首位产业相关企业已达40多家,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基地的转化模式仍在不断吸引新的企业落户,首位产业集群已经初具雏形。
与单纯的重卡生产企业相比,联合卡车五家股东在各自不同领域的深厚“内功”,决定了他们甫一诞生,便是一个强大的产业集群。他们的联合,为芜湖带来不仅是汽车产业自身产品系的横向补充,更是对整个装备制造产业的纵向整合。
首当其冲的,奇瑞由此走出单一的乘用车领域,与瑞江、亚夏等本土专用车制造商有了合作空间;联合动力生产的重型发动机适用于更大型的农机甚至船机,奇瑞重工、新联造船无疑将近水楼台先得月;作为物流行业的领军者,中集集团不仅能为芜湖的码头带来品质更卓越的集装箱、挂车,也将芜湖纳入其打造“世界码头车领头羊”的蓝图之中;法士特、富华生产的变速箱和车桥,将被更多本土企业拿来即用……而在这些主线条的架构之外,一个更加庞大的零部件供应体系也在加速板结。当乘用车的供应体系不足以支撑更“重”的装备生产时,它就需要新的化学反应——对外是引入,对内则是整合。今天的联合卡车,除了与奇瑞乘用车共享约40%的配件供应商,另有60%的供应商是慕联合卡车之名落户芜湖,其中包括橡胶生产商等芜湖原先并不具备的类型,他们对芜湖制造业零部件供应商的“重”化,不仅在量,还在于质。就这样,一些散落在棋盘边缘的闲棋、散棋被重新排列、组合,对棋局的走势产生影响……
一横一纵间,联合卡车潜移默化地打通着汽车与装备制造业的“任督二脉”,为芜湖“十二五”期间打造全国重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和出口基地奠定了更好的基础。
关怀的感恩
回顾联合卡车所走过的路程,我们再次感受联合卡车一路走来的不平坦的成长轨迹,三年虽是转瞬间,却能让行业感受到一个后来者的强劲的发展脉搏。联合卡车管理层坦言,联合卡车之所以选择芜湖,选择三山,一方面是被芜湖首位产业的大棋局所吸引,另一方面也是对市委市政府服务企业的“主动式关怀”所感动……芜湖市政府招商引资求贤若渴的诚意,服务企业无微不至的关心,是他们所不曾经历过的。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还与联合卡车开通了热线,每当出现看衰市场行情的报道,或每当获悉企业遇到了困难,第一时间从市里打过来的热线总让企业倍受鼓舞。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曾多次来到联合卡车,查看厂房、慰问员工,或现场办公解决问题,给予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支持。
回首和城市、城区戮力同行的三年,是市委市政府的高屋建瓴、运筹帷幄,是芜湖首位产业发展的蓬勃之势,牵引着联合卡车适时进退,准确落子。联合人对此始终心怀感恩,他们将带着这份感恩,努力实现联合的、芜湖的乃至中国的卡车梦想。
新闻推荐
政协芜湖市委员会关于表彰十一届 市政协委员“双尽职”先进个人的决定
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以来,广大市政协委员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和市政协年度工作要点,认真履行委员职...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