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旻
在今年的“两会”上,很多来自企业一线的代表不约而同地提到人力资源的问题,而在芜湖市,专技人员市场需求走高也持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招工缺口集中在普通操作性工种和高级技能人才两端;而另一方面,对众多求职者而言,找工作依然压力重重。记者从最新出炉的去年第四季度的人力资源市场供求分析报告中看到,现阶段结构性招工难和就业难仍然同时并存。
教师、文员成最难就业者
分析报告显示,去年第四季度芜湖用人单位发布的岗位需求和求职人数均有所减少,其中需求数为45040个,较上季度减少13220个,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1395个;求职数为40945人,较上季度减少了9279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了2263人。市场岗位空缺与求职人数之间的比率为1.1,比上季度下降了0.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上升了0.02个百分点。总体来看,结构性招工难和就业难仍然同时并存。
从产业需求来看,第一产业需求比重为0.16%;第二、三产业仍是吸纳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分别占总需求的45.17%和54.67%。尤其受圣诞节和元旦、春节的影响,服务业用工持续上升,需求人数同比上升3.25个百分点。从行业需求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这四大行业上,合计约占总需求的90.69%。
报告中,最吸引记者注意的就是“最难招到人的岗位”和“最不容易求到职的岗位”。在“求职缺口最大的十个职业中”,装配工名列榜首,需求3607人,而求职者只有1356人;紧随其后的是餐饮服务员,缺口数为541人;再其次是业务员,缺口数达426人,之后还有普工、物业管理、保安等等。与之相反,教师成了最不容易求到职的岗位,需求325人,求职者却达637人。同样不易谋职的职业还有文员、财务、质检员、驾驶员、电工等。
四大特点冲击用工市场
结构性用工难的老问题下,当前的人力资源市场又呈现出了引人注目的新特点。最明显的就是年轻化、高学历的求职者成为主体。临近年末,即将毕业的大中专毕业生纷纷寻找实习的机会和合适的岗位。加之往届累积的未就业毕业生或跳槽毕业生加入其中,使求职者的年龄呈现年轻化,在16-35岁之间。
企业方面,劳动密集型企业招工仍然紧张。这类企业往往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工作环境差、工资待遇相对较低。但其用工需求量较大,用工存在一定的缺口。
技能型人才依然供不应求。用人单位理性化用工成为趋势,以岗位定技术,以技术聘人才,重学历的观念明显改善,对人才的聘用更具有针对性和专业性。拥有一技之长的人才供不应求,求职非常容易,且选择余地大,而普通人员,想找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则相对困难。
另外,技术等级和职称仍然重要。从统计数据来看,有81.33%的岗位对求职者的技术等级提出要求,如职业资格五级、初级专业技术职务等。从具体岗位来看,技工或专业技术较强等薪酬水平较高的职位多有这方面的要求。所以,求职者应多参加适合自身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其综合技术水平和市场就业竞争能力,以适应企业和单位的用人需求。
新闻推荐
□特派记者 吕毅1月20日上午8时15分,市政务文化中心大厅内,省人大代表杨良金早早赶来,等候乘车,前往省城开会。“哈...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