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吕毅
作为中心城区,镜湖区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同样把“民生建设”放在首位。而百姓的需求则是民生建设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到菜场买菜 就像逛超市
近日,镜湖区又一个标准化菜市场——棠梅菜市场正式启用,有效解决了棠梅园、弋江新生活等小区6000多户居民的“买菜难”问题。
在棠梅菜市场,记者看到这里有宽敞的走道、洁净的地砖,内设统一的柜台。菜市场占地面积约3000平米,共有门面28间、摊位263个,经营蔬菜、白肉、水产、干货、冻货、家禽等10余种业态。
“以前是个临时菜场,环境比较差,现在搬到这里,环境非常好。”在一楼菜场买菜的王秀英告诉记者,自从这里菜市场开业,她都会到这里来买菜,因为这里环境好,买菜就像逛超市。“到这样的菜市场买菜,老百姓买得舒心,吃得放心。”
据区金旅公司有关负责人介绍,镜湖区是芜湖市老城区,原有菜市场95%属老厂房改造、大棚式和骑路菜市场,菜市场建设一直是薄弱环节,脏乱差的环境给居民买菜带来不便,同时存在诸多安全隐患。
针对老旧菜市场的现状,该区从2009年起建设标准化菜市场,以新建为主,改造为辅。目前,该区有14个菜市场,其中标准化菜市场10个、过渡菜市场4个。去年共改造了4个菜市场,包括3个标准化菜市场、1个过渡菜市场。
据了解,室内标准化菜市场的概念主要是新建室内框架结构,卫生、上下水、通风、照明、公厕、消防、柜台、地下停车场、货运电梯等硬件设施全部到位,农残检测、动物检验等区域设置合理等。
养老不离家 服务送到家
“您好,这里是‘96365’生活服务热线,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每天,“96365”生活服务平台的大厅总是充斥着这样的声音。而这些声音服务的对象,是镜湖区近8万的老年人。通过拨打“96365”热线电话,镜湖区老人们可以轻松获取各种服务。
家住金马门的李翠芳老人,一天傍晚突然感到强烈腹痛,于是老人用手机联系了“96365”居家养老生活服务平台。接到电话后,“96365”生活服务平台的工作人员马上通过手机的定位功能,找到了老人当前所处的位置。他们一边与老人保持通话,询问情况,一边进入数据库查看信息,了解李翠芳病史,并立刻通知她的紧急联系人,告知病情,医生也很快赶到老人家进行救治。
一个电话,老人的烦恼就解决了。去年,镜湖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和“幸福365生活服务平台”建成并启用,为辖区老人带来一种新的服务体验。幸福365生活服务平台实行24小时值守,需要服务的老人和居民只要拨通96365电话或登录网站,即可获得相应的服务和救助支持。开通至今,接通电话8900多次,为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医疗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780余次,接受老人服务咨询2700余次,第一时间对紧急呼叫老人实施救助,主动送去关怀5300余次。
据了解,近年来镜湖区出台了一系列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将养老服务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区财政每年预算安排养老服务补贴经费500万元,将政府购买服务对象不断扩大和延伸。
政府购买服务标准也由原来特困老人每人每月100元、生活困难的空巢老人每人每月50元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200元、150元。各级福彩公益金也给予适当补助。
目前镜湖区已初步建立养老服务网络。区级建立了包括老人呼叫服务中心、养老服务培训中心和综合示范窗口在内的镜湖区居家养老服务指导中心,统一指导全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同时,在老年人口多、条件好的社区成立了社区养老服务站,为居家养老提供服务平台。
新闻推荐
本报讯 2月21日下午,市政协召开十二届二次主席会议。市政协主席胡邦明主持,副主席李志国、司旌霞、吴万春、孙国正、崔执凤,秘书长韩肃出席会议。 &...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