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丹丹 实习生 张梅
在人们的翘首以盼中,蛇年春节即将来临。这几天,家家户户忙碌起来,商场超市一片繁忙景象。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在一些过年习俗延续至今的同时,人们欢度春节的方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但变和不变中,同样蕴藏着醉人的年味,饱含着对明天的期待。
那些“不变”:备年货、贴春联、挂灯笼、吃团圆饭……
2月3日下午,记者在城北一家超市看到,为营造春节氛围,超市推出购物免费送春联活动,几位书法爱好者现场挥笔书写。带着一家4口买年货的孙先生兴致勃勃地来到活动现场,排队等候几分钟后,一幅“丰年胜景龙蛇舞,新岁春光彩蝶飞”春联送到他手上。“这句好,喜庆!字写得也好!”孙先生说,他打算除夕当天一早就把春联贴出去,希望新年有新景。
备年货仍是不变的春节习俗。当天,在位于市中心的一家超市,忙着置办年货的市民趁着年前最后一个周末涌入,远远望去人头攒动,收银台前排成了“长龙”。“本来想买点核桃,结果半天挤不进去。”推着一辆购物车,24岁的余小姐看着被围得水泄不通的坚果类销售区域,表情有些无奈。在大米销售区,家住大富新村的付女士也有些意外:几个盛放散装米的大桶都空空如也,工作人员还没来得及上货,旁边又等上了一批人。“这几天家家户户忙着备年货,我们开足了马力保障供应。”超市相关人士表示,除各类食品、零食外,红灯笼、“福”字、转运竹等寓意着美好吉祥的商品都十分畅销。
除了备年货、贴春联、挂灯笼外,大年夜吃一餐团圆饭仍是多年来延续下来的习俗。虽然距离春节还有几天时间,但市民朱女士已经提前忙起了年夜饭:“牛肉脯、肉圆子这两天就得去,还要提前两天买只鸡煨汤。”朱女士说,在外地上班的儿子媳妇将在春节前一天赶回芜湖,和往年一样,她准备做一桌丰盛的年夜饭。“虽然这些东西平时都能吃到,但年夜饭上还是少不了。”
那些“变”:年货大升级、年夜饭下馆子、旅游过春节……
过去,置一身新衣服、买一些猪肉、瓜子就算置办年货,如今伴随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年货也在悄然升级:核桃、开心果等比瓜子更畅销,越来越多的家用电器等“大件”成为年货“重头戏”……当被问起蛇年春节置办了哪些年货时,花园路的桂阿姨眉角眼梢洋溢着喜气:“今年我家最大的年货是一辆轿车。”上个月,桂阿姨一家3口来到奇瑞4S店,将一辆大红色的A3开回了家。
年货内容发生变化的同时,不少家庭将年夜饭从家移到了饭店。市民汪先生告诉记者,每年除夕夜,自己大家庭的十几口人要在一起吃团圆饭,今年春节,他提前在饭店订了个大包厢。“一顿饭1688块钱,省去了在家准备的麻烦,每个人都能轻松过个年。”汪先生说,近两千块钱吃顿年夜饭,这在一分钱要掰成两半花的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
变化的,还有欢度春节的方式。如今,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旅游过春节。在市中心一家旅行社,接待人员告诉记者,尽管春节旅游线路“涨”声一片,如台湾游8日游价格上涨了一倍多,但市民的出游热情并未消减,境内的海南游、厦门游以及境外的台湾游、泰国游、香港游等备受青睐。打算举家游台湾的王先生说,年近古稀的父亲一直想去台湾看看,他提前订好旅行社,准备一家5口去台湾旅游过春节:“不仅能看到另一番风景,感受其他地方过年的气氛,还能享受一家人团聚的快乐。”图为马路上到处可见新春装饰,蛇年气味渐浓。
图为马路上到处可见的新春装饰,蛇年气味渐浓。
记者 陈剑 实习生 梅韬 摄
新闻推荐
当前,芜湖已进入转型发展、拥江发展、和谐发展的关键时期。面对“转型发展”的命题,优化产业结构则是不二选择。具体到如何“转”,笔者以为,芜湖应以获批创建“国家新能源示...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