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1版)高标准打造道路系统为促进项目落地、打造产业新城提供了重要骨架支撑。泰山路大桥、和谐大道南延伸线、北沿江高速连接线等重大交通项目将加快前期推进或开工建设,未来从芜湖主城区来到起步区只需10分钟车程。
“这里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而是一座宜居宜业的产业新城,是未来大芜湖的三大主城区之一。”集中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幸福江北是集中区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下一站”。
市政公用配套设施与招商引资相辅相成,共同为集中区城镇化发展添砖加瓦。今年,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天然气门站、110KV变电站及电网改造工程、公用码头、大型排涝泵站、占地1200亩的天门山公园、区内水系整治等重大政府性投资工程和江北中小学、幼儿园、垃圾中转站、菜市场、消防站等民生工程陆续开工,争取年内基本竣工交用,从而实现起步区基础设施跨越式发展、园区面貌根本性转变、承载能力大幅度提升,内外发展环境更加优化。
产业工人也将在这里告别“候鸟式”生活。站在集中区管委会门前广场上,工作人员指着不远处的两栋30层高楼告诉记者:“这里将是为产业工人提供的公租房,他们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公租房旁边,则是为沈巷拆迁居民提供的天和苑安置房,总投资24亿元,约100万平方米,可安置7404户。目前17万平方米的安置房一期基本建成,已有420户居民入住。
集中区通过招商引资,五星级宾馆、大型商贸、物流、住宅、综合医院、双语学校、高端写字楼、金融中心等一大批配套项目已经或即将开工。今后在江北新城生活休闲将成为集中区居民的新选择。“不必再羡慕‘城里人\’的生活了,因为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都市生活。”
挥洒汗水
人人心中有个“江北梦”
“我们两周才能休息一次,和家人平时很难见到一面。”集中区管委会的一位工作人员说,每天只顾一个劲儿地忙,周末、节假日对他来说几乎没有概念。但是,只要能投身并见证江北开发的时代潮流,再苦再累都值得。
无论是沈巷居民,还是集中区的建设者,他们都怀揣着一个豪情四射的“江北梦”。“经过若干年的开发建设,这里将成为高端产业密集区、生态滨江新城区、改革创新试验区。为了实现这个宏伟目标,我们正在持续构建绿色产业、生态新城、智慧江北、机制创新和团队建设五大核心竞争力,积极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融合发展的新路子。”管委会相关负责人曾这样描述这个梦想,“只有加快江北开发开放,实现拥江发展,芜湖才能展现皖江双核的神奇魅力、跻身长江中游城市群前列、站稳全国城市第一方阵。”实际上,“江北梦”就是芜湖的大城市梦。
为了这个梦,建设者在这片土地上洒下了辛勤的汗水。为引进一个项目、建好一项工程、做好一项服务,他们的身影闪现在招商谈判会场、征地拆迁现场、项目施工一线、领办代办大厅,永远那么步履铿锵、神色匆匆。
“看到集中区红红火火的态势,大家是‘一口吃了个鞋帮——心里有底了\’。”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说,到2015年,起步区开发建设基本完成,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申报条件基本具备,集中区经济管理职能基本完善,江北产业新城雏形基本显现。展望未来的江北,这里将矗立着一座座高楼和现代化的工厂,街上满是衣着时尚的人们,所有的人在家门口享受着都市生活,共同创造属于自己的多彩人生。
飞虹跨南北,梦想定成真。归途中,记者向北远眺,仿佛看到那孕育着希望的江北新城,还有那并不遥远的“江北梦”……
新闻推荐
人才是第一资源。当前,芜湖市围绕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人才特区建设,花大力气引进外地人才来芜创新创业,但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我们切莫忘记用活本地人才,尤其是本地高校人...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