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潘晔
“忍气吞声不能解决问题。”近日,在镜湖区高长街社区组织的一场妇女维权法律知识讲座上,记者听到最多的就是这句话。
“三八”妇女节前夕,记者走访了解到,江城女性维权热点有了新转变。她们通过自己的努力积极争取自己的合法权益,而且更加期待社会对她们地位、价值的尊重和确认。
不再是“沉默的羔羊”
范以萍是高长街社区专职调解员,经她调解的案例很多。令她日益感到欣慰的是,近几年来,江城女性遇到问题时不再做“沉默的羔羊”,而是勇敢地向他人诉求,并积极努力地寻找解决方案。
范以萍从诸多案例中发现,这一改变源自江城女性维权意识的觉醒,以及她们敢于直面自身利益的侵害。“比如有的妇女见到她,就直截了当询问遇到性骚扰怎么办。但前几年,这样的事情对许多人来说是难以启齿的。”范以萍表示,以前女性遇到家暴时往往觉得“家丑不可外扬”,但她去年处理的20余起妇女维权案却恰恰集中在家暴、财产分割等家庭问题方面。
该社区的民警王强亦有同感。昨日,王强的办公室里来了位特殊的客人。“遇到冷暴力,我们应该怎么办?”原来,是该社区的一位阿姨在维权之路上遇到困惑,想寻求帮助。“以前,来这里的女性大多咨询身体暴力等问题,连心理暴力都很少有人关注。现在,女性咨询的内容却一直延伸至用工劳动保障、创业、经济维权等诸多方面。”王强告诉记者,这一变化体现了江城女性的维权领域日益扩展,她们从原本的简单寻求自我保护,变得更加重视自身价值的诉求。
用心培植的维权“土壤”
如果说江城女性日益增强的维权意识是一棵茁壮成长的大树,那么芜湖市良好的维权环境就是一片肥沃的土壤。
维权的第一步,是引导女性学法、懂法、用法、守法。记者了解到,近年来,芜湖市利用“三八”维权月、“12·4”法制宣传日等特定节点,面向广大妇女、家庭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生动活泼的普法宣传活动。同时,充分发挥12338妇女维权热线作用。
维权之路离不开坚强有力的保障。市妇联相关人士告诉记者,维权工作应当制度化、经常化,这就离不开基层的努力。例如,芜湖市建立健全基层维权(中心)站工作机制,让每位权益受到侵害的女性都能“有路可循”; 依托“妇女之家”和基层维权(中心)站,探索开展“两劳”和社区矫正女性及家庭的帮教工作,使这一特殊群体得到社会的理解、帮助和关爱等。
当“男主外、女主内”的格局不再天经地义,新的举措也为江城女性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保障。近年来,芜湖市积极为女性提供就业帮助,如开展“春风送岗位”活动,加强女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建设等。同时,芜湖市还不断加大推荐优秀女干部和优秀女性的力度,不断提高妇女参政议政比例。
任重道远的维权之路
有维权意识,却不知怎样维权,是目前很多江城女性的维权“瓶颈”。
市民程女士与丈夫均无稳定工作,家里经济困难,还有个孩子在上学。丈夫时常对她动手,自己一直想要“讨回公道”,却不知道如何“对症下药”。直到事情“越闹越僵”,才寻求调解员范以萍的帮助。当时,大砻坊公共服务中心为该家庭申请了计生补助、困难补助等,缓解其经济难题,这才解决了矛盾。
“很多女性遇到侵害时,第一时间往往找家人和朋友倾诉,对维权方法也一知半解。”范以萍表示,她建议相关部门在宣传法律的同时,还要增加女性维权手段的内容宣传。
维权流程怎么走?遇到问题你找谁?记者昨日在街上随机走访了部分江城女性。对于前者,很多人给出的答案是“不知道。”对于后者,不少40岁以上的女性回答:“找社区。”年轻女性则表示:“从网络上寻找类似案例。”
在实际女性维权过程中,一些问题仍然有待解决。市公安机关相关人士表示,比如目前“冷暴力”在我国法律上没有明确规定,现实中也难以界定,导致公安部门很难处理。又如“性骚扰”问题,公安机关只有在受害者达到一定伤害时才会处理,否则最多对骚扰者进行警告、拘留等行政处理,无法对当事人判刑。
新闻推荐
且听风吟丁华五谷丰登郎华凤凰掠影喻晓大珠小珠落玉盘裴静爽溪山春色姚美春清趣王芳空谷幽居彭平春...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