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孟鸣)日前,本市中和路阳光小区一位桂姓住户代表附近十几户居民致电本报“党报热线”,反映楼下新开的永和豆浆餐饮店24小时营业,炒菜、炸油条等产生的大量油烟和鼓风机运行时的噪音,严重干扰楼上居民的正常生活;当地住户希望有关部门严格按照《芜湖市新设部分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的相关规定,禁止在商住综合楼中与居住相邻的楼层开设餐饮店,还居民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
据了解,这个店前不久从别的地方迁到阳光小区某栋一楼,在未经小区物业公司和楼上住户同意的情况下,经过一番装潢后对外日夜经营。每天这里楼上的居民都能在家里闻到炒菜、炸油条等产生的呛人的油烟,晚上不绝于耳的噪音更是严重干扰楼上居民的正常生活。他们说,长此以往,全家人的身心健康都将受到严重影响。使他们感到不解的是,芜湖市早在2010年就出台了《芜湖市新设部分服务行业环境保护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但为什么有令不禁、有禁不止呢?
随后,记者专门去市政府网站查找了该办法。其中第七条明确规定居民住宅楼、商住综合楼中与居住相邻的楼层,饮用水水源一、二级保护区内等区域,禁止新设服务行业经营项目;禁止在湖泊、河道水面和没有餐饮业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内,设立餐饮业经营项目;禁止在商住综合楼内设立娱乐业经营项目。该“办法”规定市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服务行业环境保护工作实施统一监督管理,市规划、建设、食品药品监管、卫生、公安、商务、工商、文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等行政管理部门和各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长江大桥开发区管委会等单位应根据各自职责,共同做好服务行业的管理工作。
根据记者调查,芜湖市其它临街道路和商业街也有类似情况,一些商住综合楼楼下经营餐饮店扰民问题在相关部门的管理下,得到了有效解决。希望有关部门本着“群众生活无小事”的宗旨,尽快解决阳光小区商住楼餐饮扰民问题。此事的进展情况,本报将继续追踪报道。
(奖励本稿件新闻线索提供者桂女士50元。)
新闻推荐
市人大常委会出台意见推动代表更好履职市人大代表小组每季度至少活动一次
本报讯 “每季度至少活动一次,全年不少于四次。每次活动时间一至两天。”这是市人大常委会4月17日下发的《2013年芜湖市人大代表小组活动安排意见》中对代表小组活...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