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旻
略黑的面孔,鼻梁上架着眼镜,小赭山社区的老党员王鸿珍普通的外表下蕴含着坚韧和善良,她20年如一日坚持照顾孤老重症老人的事迹在社区里广为流传。
王鸿珍照顾的老人叫沈建华,是她老伴的哥哥,因此王鸿珍该叫他一声“大伯哥”。沈建华自幼智障,终身未娶,因此一直与王鸿珍的婆婆住在老家。看年迈的婆婆晚年还要照顾患病的儿子,王鸿珍主动想为婆婆分担点,每年她都尽可能多抽出些时间到老家照顾他们。
婆婆去世后,沈建华的生活一直是家里人的一块心病。王鸿珍没有嫌弃这位生活难以自理的“大伯哥”,与老伴一起把沈建华从老家接到了芜湖,一起生活,悉心照料。这一住就是二十年。照料有智障的沈建华不仅是解决衣食住行,还得特别耐心和包容。王鸿珍把向阳的房间让出来给沈建华住,每天变着花样给他做饭菜,就是希望“大伯哥”能住得习惯点、舒服点。为怕饭菜里的鱼刺卡到他,细心的王鸿珍总是挑出鱼刺,一口一口地喂。
2009年,沈建华身体状况不太好,脾气也变得暴躁,固执地不肯去看医生。王鸿珍与老伴硬是把他拖到了医院,经诊断沈建华患上了糖尿病。在住院的半个多月时间里,沈建华出现了大小便失禁。王鸿珍就和老伴日夜轮换着守在床头照料他,不忘按照医生的嘱咐,注意饮食搭配,为他增加营养。王鸿珍还购置了电子血压仪和血糖仪,定时为沈建华检查身体,随时关注他的病情。
每天傍晚和早晨,社区居民常能看到王鸿珍和老伴一起搀扶着“大伯哥”出来散步。在王鸿珍的言传身教下,家中的晚辈们也自发地孝敬老人,逢年过节,经常来看望沈建华,陪他说话逗他开心。
邻居都说王鸿珍照料沈建华这么多年,非常辛苦,但王鸿珍却不以为意。她的脸上时常挂着开朗的笑容,经常抽空关心社区里的困难党员、群众,哪家有困难,她都会主动地去帮一把,经常捐钱捐物。在她看来,家庭和睦,邻里互助,这样的生活才和美。
新闻推荐
czq375:作为芜湖市市民感到骄傲和自豪,芜湖市近年来发展很快,工农业产值都有较大的提升,各项事业得到迅猛发展,在安徽省各市中处在领先的地位。加入长三角之后,能够和其它城市...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