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江城义务教育:走在均衡发展大道上

来源:芜湖日报 2013-04-15 13:26   https://www.yybnet.net/

□本报记者 潘晔

师范附小的学生家长陈红梅觉得,孩子上学没让她操多少心。“我们不用找关系,就能就近入学。因为是电脑分班,也不用挤破头进‘重点班\’。”陈红梅告诉记者,每学期开学不用交各种费用,孩子每周还能在学校上免费的兴趣班。

在江城,越来越多的家长感受到教育均衡化的益处。正如鸠江区教育局一位负责人所言,义务教育正在由过去的“人民办”转为“政府办”,就是要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成长之路。

“一脚泥”与“一缕香”

21年前,刚分配到市32中的李老师最怕去市里开会。“我不敢报自己的校名,更不敢在会上发言。”他当年的困惑,来源于城乡校园建设尚不平衡。李老师回忆,当年操场还是土路,晴天跑一圈,溅起一身灰;雨天走一遭,粘上“一脚泥”。

21年过去了,李老师的担心早已烟消云散。如今走在32中校园内,靓丽的教学楼里读书声朗朗,孩子们在现代化操场上挥洒着汗水。优美的绿化环境成了该校最大的特色:操场旁边的长廊上,一簇簇紫藤萝如瀑布般从空中垂下,长廊深处落英缤纷,空气中荡漾着一缕芬芳。

从“一脚泥”到“一缕香”,城区和农村学校的差距正逐渐缩小。市人大常委会近日调研发现,不少农村学校的硬件条件几乎赶上城市水平。“一切得益于芜湖市不断加强薄弱学校建设,加快实现教育均等化的政策。”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2年,芜湖市在全省率先将农村教学点改造纳入民生工程。去年,芜湖市投入1885万元,改造80个农村教学点,让偏远地区的农村孩子也同样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教育均衡发展之路任重道远。镜湖区教科文卫工作委员会负责人在调查中发现,中心城区学校过于集中,部分地区却“学校不够”。“有的学校招不满,有的学校却人满为患。”他建议,可考虑将全市开发商的配套资金集中起来,由教育局统筹安排,合理规划校园布点。

千座“好学校”不如一个“好老师”

许多家长认为,和校园硬件环境、口碑相比,教师素质对孩子成长最为关键。教育界有关人士表示,芜湖市城乡学校硬件差距已经很小,差距主要在软件,其中师资水平是核心问题。教师队伍还存在结构性矛盾,有的学校语文、数学教师过剩,但英语、计算机教师却严重不足。

这一问题催生了教师交流、支教等举措,骨干教师、特级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纷纷到学科紧缺或师资水平相对薄弱的学校兼课,使师资由城市向农村、由优质学校向薄弱学校流动。但是也有学生家长认为这治标不治本。“来支教的老师很优秀,但这位老师教了一年就离开了,孩子又得适应新老师的教学风格,耽误学习。”

对此,从事教学工作15年的解放西路小学老师邢军有自己的观点。她认为,支教只能让一届学生受益,只有提高整体教师素质,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下转3版)

新闻推荐

点点鼠标,社保信息全知晓

本报讯(记者 陈旻)“我想查查社保缴费情况,该怎么查?”近日,记者陆续接到市民咨询或委托查询社保缴费信息的电话。虽然社保信息关系个人切身利益,但很多市民并不知道如何...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江城义务教育:走在均衡发展大道上)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