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和平决定化装潜入庙首乡一带,一探虚实。做出这个决定,冯和平不想让任何人知道,包括江之端。
到庙首那天,冯和平只带了警卫王大功。冯和平一副山货商贩的打扮,王大功跟在后面,挑着的山货里面藏着两把短枪,都是德国造的“二十响”。
这一天,天气阴沉,闷热难耐,似乎憋着一场大雨,却总是下不来。冯和平一行来到庙首街上,在街上绕了几圈,实在口渴,便找一处茶棚坐下。此处茶棚不大,因处在十字街头,视野开阔,茶客很旺。冯和平一行二人一进门,老板就迎上前来,引着他们坐在靠窗的位置上。冯和平点了一壶茶,一边喝着一边观察周围的一切。这时,又来了两个商贩模样的人,偏巧坐在他们邻座。冯和平从他们的行为举止和衣着言谈来判断,可能是当地人。于是,冯和平主动跟他们搭话。
冯和平满脸带笑,道:“两位老板,请问是行商还是坐贾?”
其中一位瘦子拱手道:“这位老板,我们本地人,守家做点买卖。”
冯和平也拱手道:“那么说就是坐贾喽。这兵荒马乱的,还是守家做买卖好啊,不像我们……”
另一胖子问:“听口音,老板不是本地人。那就是外地来这里行商的。敢问贵姓?家乡哪里?”
冯和平说:“老家湖南,现在芜湖南京一带做点小买卖。生意不好做啊,日本人来了,生意更难了,只能混口饭吃。”
瘦子问:“老板做什么大买卖?”
冯和平俨然一个商贩,说:“谈不上大买卖。此地山货名声在外,我们想收点山货,不知道行情。请问两位有没有路子?最好货色好些的,价钱好说。”
“你可是问着人了。”胖子一听笑了,指着身边的瘦子说:“这是汪老板,他就是做山货的,正愁着货出不去呢!”
汪老板说:“是啊,查得紧啊!”
冯和平说:“查得紧,难道连山货也出不去?”
“我说老板,你是不知道,皖南这阵子乱啊!”汪老板压低声音说:“山外有日本兵,山里有游击队,新四军游击队。”
冯和平装着惊讶状,低声问道:“早些时候,不是听说新四军被国军赶到江北去了吗?怎么又冒出来个游击队?”
汪老板说:“闹得厉害啊。前不久,这个乡公所还被端了。”
“啊呀,到处都不太平啊!”冯和平一副忧虑神情,突然说:“不过,新四军都被打走了,小小游击队怕是也活动不会久。”
汪老板做个手势,意思让他小声一点,然后说:“老板你是外地来的,你不知道,游击队可厉害呢!听说队伍不小,男男女女,几百号人呢!”
冯和平心里好笑,以他的判断游击队不可能有几百号人。不过,看来游击队的影响确实很大。
“有男有女。这话听着倒新鲜。”冯和平进一步“套”话:“游击队还有女的?”
“有!刚刚我们从南街过来,听炭行里烧炭的人说,他们在山里烧炭的时候,见到过,游击队里有好多女的,不仅漂亮,而且胆大能干!有一个叫什么玲的,前不久下山来买盐,差点被自卫队抓住!”
“噢。看来真是这回事!”冯和平点点头。
“那还能有假!”汪老板说:“好了,别说这个了,跟我一起去看货吧。”
冯和平说:“好,好!”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孟鸣)记者从民政部门获悉,今年是芜湖市和谐社区建设提高年,全市将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谐社区建设的意见》提出的“全市60%的街道、社区达...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