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陈旻
“晚上下班回来就没车位了,开车出去最好下午4点半前就回来,不然停车够你烦的,所以现在能不开车我就不想开车。”刚加入“有车一族”不过1年多的森海小区陈女士,现在又开始骑车上下班了,面对记者的询问,她倒起“停车难”的苦水。
陈女士的苦恼道出了芜湖市不少私家车主共同的心声。记者发现,在芜湖市私家车保有量不断攀升的同时,有车的烦恼也如影随形,出门堵、停车难、养车贵让不少私家车主有车难开,重新选择了公共交通。
小区内外天天上演“抢车位”
“我们小区停车出名难,晚上车停满了,消防通道都给堵死了。”开车时间不长的陈女士对每天找车位十分头疼,这几天天气不错,我骑车觉得自在多了。”
银湖路两边人行道上的汽车一溜排开,这里是芜湖市住宅小区较为集中的地方之一。红梅、绿影、园丁等等,几乎所有的老旧小区在停车位的规划上都严重滞后,小区内道路上车停不下了,只能停到路边,给本来就不宽敞的道路“添堵”。
老旧小区没有预留停车位,而新建小区的停车位也大多“饱和”。城北香格里拉小区本来行车道还算宽敞,但由于小区内私车数量过多,行车道两边很快都停满了车。
记者了解到,2009年4月《芜湖市城市建筑物配建停车场配建标准》出台,对住宅配建停车位提出了明确规定,比如每户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的住宅至少应配建一个车位,实行一户一位。但实际上,停车位的需求量增长远多于配置。比如长江长小区的车位是按照3:1配比的,建成之初基本能满足业主的停车需求,然而现在,小区至少要增加600个左右停车位才够用。
高峰期开车比不过骑车快
整条九华山路通行难是市民公认的,而这条道路又是芜湖南北主干道,两边汇集了大量住户和商户,人流量、车流量极大。但是路面窄,沿途道口多、红绿灯多,一到上下班车流高峰期,路上车辆常常堵成长龙。
碰到节假日,道路拥堵、停车难的问题就更加突出了。上个周末正赶上清明假期,杨先生一家到赭山公园游玩,但中午离开时却碰到了难题,因为车一辆接着一辆沿着非机动车道靠边停,留下的位子仅够一辆汽车通行,而通行的电动车、自行车络绎不绝;旁边的一辆车开不出来,杨先生也被堵着动不了,花了二十多分钟才把车开出来,这让杨先生烦躁不已:“自己开车为的是方便,怕不好打车,但这样还不如打车。”
养车不菲市民考虑“低碳出行”
“我老早就想买车,但就是车位还没落实。在物业登记想租个车位,小区车位比较紧张,买的话价格太高,租的价格也一路升,现在涨到300多一个月了,位置也不理想,所以一直没定。”在市区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的王女士说:“我听很多有车的朋友也抱怨过,现在打车起步价6元,市区跑一般也就十来元,但是养辆车算上保险、保养、停车这些平均一个月也要近千元,还不算汽油费。在外面停车费都要5元了,不如打车合算,还不怕车子磕磕碰碰。”王女士为买车问题有些犹豫了。
最近“弃车”转骑自行车上下班的陈女士认为,“天气好或者不急着办事的话,不如骑车、步行、坐公交,也算是呼吸新鲜空气,活动活动身体。”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