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之舞:“一小时”活动虽然结束了,但是节水节电节油的意识我们必须强化。为了达到最佳节约效果,依我看政府可以加大经济杠杆的调控措施,现阶段尤有必要采用“多消耗多花钱”的约束手段,以此强制纠正人们长期养成的漠视“跑冒滴漏”和无端浪费的恶习。此外,政府应尽快建立更便利更快捷的大公交系统,让人们践行环保理念时不至于影响正常生活。
对影成三人:政府要作出表率,带头实施绿色环保行动。我们看到,大白天马路上居然还亮着路灯没有人管;我们看到,政府办公楼的空调在夏季调得非常低,冷气袭人;我们看到,公车使用浪费巨大,不该使用的公车照样使用,不该乘坐公车的人心安理的地坐着公车。这些行为与我们创建高效节约型社会背道而驰,如不改革,节能减排将是一句空话。
东府海棠:在不少地方“一小时”关灯还像一阵风,大家参加活动好像还是跟着应时应景,只是做做无关痛痒的表面文章。很多人灯倒是关了,可是却又把更不节能环保的蜡烛点的到处都是,而且这一点还要“排兵布阵”,唯恐“秀”的不到位。当然啦,我们不怕活动有瑕疵,就怕讳疾忌医,虽然“一小时”过去了,但是随后我们还有无车日、无烟日、地球日等后续环保行动,相信只要上上下下真的认识到如今的低碳减排已经容不得半点“花拳绣腿”,那么关灯之后我们就一定会“点亮”一个绿色的未来。
日出之初:江南一直有“清明不插柳,来世变黄狗”的民谚,说的就是注重生态的前辈鞭策后人也要养成多种树的好习惯。“一小时”后清明就要到了,大家有空不妨手植一棵树,须知树多了、环境好了,生态就会逐渐平衡,气候也将渐趋宜人,到那时我们的生活方式也许就会变得更加理性,对能源的索取依赖也会相应减少,这样不论国家还是个人都将进入一个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清风晓月:低碳环保的理念越来越受到芜湖市民的重视,“地球一小时”不仅仅只是一个口号,希望能唤起更多人对于生存环境的反思,更好地保护环境,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保护我们的家园。
灯火阑珊处:今年的“地球一小时”活动除了熄灯一小时外,我们希望所有的个人、公司、社区、政府能够承诺为地球做出一个力所能及的改变;并在接下来的一年中,采取可持续环保行动将这个承诺切实贯彻执行。不论是乘用公交车、使用节能家电,还是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甚至种下一株花草等等。只要适合你,都是践行“熄灯一小时”的行动宣言。
wuhufansir:在我们这座小小的县城范围内,只要时间允许,我一般都是步行。步行的益处无需多说,“没病走两步”这一句经典的小品台词证明了,步行除了是最绿色的出行方式外,还兼有强身健体的功效。
静水流深:“一小时”活动只是个“引子”罢了。我以为,“从我做起”这句话,践行的意义恰是每个人都该成为别人的榜样,是切实地去“做”,而非仅仅止于“说”。我和家人常以淘米水洗碗或浇花;衣服能手洗的,尽量不开洗衣机;抽水马桶里放两个装满水的瓶子以减少容积。我在班里也常常教导学生,班里不太热时,建议他们关闭风扇或调小风速;若非阴天下雨,教室光线不够,就不要打开日光灯,尤其是上体育课时,教室里应保持“断电”状态,等等,并要求他们回家后,试着以实际行动给父母亲朋做出“榜样”。
士童:“一小时”后很快就是清明节。那么就让我们在这个最注重精神的特殊日子里用行动来践行环保理念。多用寄托哀思的鲜花,别做污染环境的燃放。出行上尽可能利用公共资源做到公交出行,多做一些有利于减排、有利于循环、有助于生态有益的事情。当然如有可能,更不要在墓地规模和祭祀的形式上做无意义的攀比。
雨轩阁:我们在发展也在失去。一小时的确太短暂,太微不足道,甚至会被说成是形式。但细想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将全球人民团结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母亲,那就意义非凡了。其实,低碳环保不是能力,更是一种态度,一份信念。用冷静思辨的理性,全心全意付出的信念,执着坚定的行动来呵护伤痕累累的地球母亲。
欢迎登录芜湖新闻网“中江论坛”(bbs.wuhunews.cn)参与话题讨论。
下期话题:我为古城改造献一策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赵云涛)记者从市水务局获悉,芜湖市水利工程建设领域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制度建设试点工作日前展开,未来芜湖市参与各项水利工程建设的施工、监理、质量检测...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