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不到10点钟,步行街、鸠兹广场上的两处公共厕所不约而同地“铁将军”把门。日前一位读者致电本报“党报热线”,反映自己的诉求:步行街一带是芜湖人流量最大的区域之一,两处公厕的“方便之门”能否开放得更久一点?(3月28日本报3版)
公厕之于城市,就如同器官之于人体,任何一个器官停止工作,都会让人感到难受。而且,公厕同其它公共设施一样,也是一个对外开放的窗口,同时也是一项民生工程。“如厕难”问题虽小,但同样可以成为城市窗口上的一个污垢,让整个城市蒙羞。
然而,眼下“如厕难”却是国内很多城市普遍存在的老问题,一方面,公厕的数量少,远远没有达到建设部制定的“每万人一座”这个标准,而且位置分布也不够科学;另一方面,就是夜间不对外开放。市民游客如厕方便与否,不仅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城市的声誉和精神文明建设。现在城市流动人口剧增,随地“方便”的事情随处可见,令城市管理者头疼,如果“随地”都有无障碍的免费公厕,这个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更重要的是,它会让市民及外地客人感受到一种浓浓的人情味。芜湖市区内公共厕所并不算少,可是很多有专职管理员的公厕都实行“上下班”制,让服务大打折扣,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遗憾。
步行街至鸠兹广场一段是人流量最大的地段之一,该路段两处“旅游公厕”同样实行“上下班”制,市民希望延长公厕开放时间。记者将此情况向有关部门反映,镜湖区环卫所景区管理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办可以结合市民需求,适当延长半小时左右,但出于节约人力物力考虑,24小时开放暂时还难以实现。从经济的角度看,公厕全天开放投入增加不少,服务作用却有限,意义确实不大。但是,作为城市公共服务的一个组成部分,公厕理应把服务市民放在第一位,而不能只算经济账。
俗话说:活人不能让尿给憋死。一些有内急的人在进不了厕所的情况下,只有在厕所外面或附近的绿化带里“解决”,这不仅给城市环境造成不利影响,对城市形象也是一种严重破坏,这笔文明、环保账又该如何去算?因此,政府有关部门必须采取措施,用完善的制度来确保免费公厕全天候开放,同时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免费公厕的监督管理,不能总是让市民游客在夜间望“厕”兴叹。
新闻推荐
精神文明重在建设,贵在创新,难在长效。多年来,芜湖依托深厚创新禀赋,持之以恒推动创建,提升文明程度,塑造城市形象,有力推进了“创新芜湖、优美芜湖、和谐芜湖、幸福芜湖”建设...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