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于城市,在广大农村,文化设施还相对落后,农民文化生活还显单一。上述事实是眼下农村的普遍现象,也正是有了这样的“现实基础”,要求在文化建设中,对农村文化建设要有长效的制度安排,在资金投入上给予政策性扶持,在农村文化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尤其对于扎根于乡土的民间艺人,要多关心、多爱护,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让这些民间艺人在农村的文化舞台上最大程度发挥文化的“辐射效应”。
需要强调的是,农民是农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因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归根结底还是要靠农民自己。笔者居住的乡村,每年春节,村上都唱乡戏,戏班子自发组成,演员全是村里的文艺爱好者,节目也都是自编自导自演。除非天气不好,演出场地一般都在室外,村里20多个村民小组,戏班子挨个演出,不收门票,只要给饭吃就行了。由于贴近生活,节目风趣幽默,受到村民热烈欢迎。
“草台班子”是农民演、演农民,从节目编排到场景布置、演员表演,都是农民自己弄。节目表演过程中,表演者和观众近距离接触,互动不断,台上台下融为一体,所有人都成了演员。“草台班子”受到农民欢迎的根本原因,就是农民的意愿得到尊重,主体地位得到体现。也正是因此,“草台班子”长年不衰。
像村里的“草台班子”,在我们那儿有很多,类似的文化表演形式全国各地也有许多,在芜湖民间也有许多类似的“草台班子”。不要认为这些“草台班子”上不了台面,其实,他们恰是农民最需要的文化营养,也是繁荣农村文化的根基。
我们常常说城乡差距,多指的是经济方面,其实文化的城乡差距对农村精神和物质文明建设影响更深远。缺失文化的润泽,精神难以丰满,心灵也会干枯。而今,农民对文化的需求日渐强烈和急迫。也正因此,农村是一个巨大的市场,农民有旺盛的文化消费需求。文化建设在农村大有可为。围绕“生态宜居村庄美、兴业致富生活好、文明和谐乡风美”目标,以建设美好乡村为契机,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大发展大繁荣,让农民共享文化盛宴,是文化强市的时代责任,也是夯实“文化芜湖”的基础。
新闻推荐
为缓解路边停车难,便于免费政策落实到位,鼓励即停即走,市物价局近期重新对芜湖市市区道路停车位停放服务收费标准进行了规范,免费停车时间由15分钟调整为30分钟。这样! ...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