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孟鸣 实习生 郭云涛
在三山区,活跃着这样一支“蓝色之爱”志愿服务队:16名身着蓝色制服的地税志愿者,从2009年5月开始,与当地16名特困留守儿童牵手结对,主动充当起孩子们的“代理家长”。这些年来,志愿者们先后与孩子们通信100多封,家访、校访50多次,组织集体慰问12次,节日送慰问品慰问金价值2.2万余元。
这些“代理家长”多年本着“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真诚,重点关注最偏远、最困难、最需要的新淮中心小学留守儿童。每到节假日,千方百计挤时间看望留守儿童,积极帮助其解决困难。在志愿者的帮扶下,孩子们先后体验了方特世界、参观了雕塑公园、政务新区、游览了赭山公园、品尝了芜湖美食……孩子们的每一个节日过得欢乐而富有新意。每年,除地税分局组织的集体慰问行动之外,志愿者个人还利用业余时间不定期开展家访、校访活动,利用各种渠道为牵手结对的孩子补充学习用品,订阅、购买报刊图书。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志愿者的帮扶和慰籍,使得孩子们由原来的沉默寡言变得活泼开朗、好学争先。他们的学习成绩渐渐提高,懂得关心他人,帮助家里做些简单家务,对帮扶他们的“代理家长”,也由最初的陌生到亲如家人。
志愿者严斯清牵手结对的孩子叫张银,以前一直不爱说话,父母离异,监护人的爷爷奶奶又有病在床。开始时,她对严斯清的关心还有些抵触情绪。严斯清主动写信跟她交流,指出她来信中的错字错句,与她交流讨论学习方法,把自己当孩子的大朋友,到她家家访,到学校看她,了解学习生活情况。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这个孩子经常吃不饱肚子,严斯清知道后,经常买糕点给她补充营养,经过半年的来往交流,现在的张银个子高了,身体健壮了,学习成绩在班上也名列前茅。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付君兰 实习生 吴炜钰)7月23日,由国家体育总局青少司牵头,人民日报、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体育报等8家媒体组成采访组来芜调研采访青少年体育...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