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就业压力之大可见一斑。不过也不尽然。安徽中医药高专医学美容专业就出现“1个毕业生至少有100个岗位供其选择”的“盛况”(7月17日《芜湖日报》1版)。虽说与“最难”大背景下的现实反差太过强烈,但毕竟让我们从这幅“江船火独明”的画卷中寻觅到一个促进大学生就业的范本。
高校最主要的任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这一点毋庸置疑。而紧紧围绕大学生就业创业,在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上做文章,则是高等教育当下的现实选择。而举凡就业形势好的高校,其秘籍也不外乎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上紧贴市场。市场遇冷的专业或停招或少招;市场看好的专业,迅速新设或扩招。以医学美容专业为例,安徽中医药高专之所以开这个专业,就是基于对美容行业的市场潜力的认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会越来越高,这个行业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大。由于专业设置与市场紧密接轨,毕业生成为职场“香饽饽”也就顺理成章了。
当然,促进大学生就业,政府和其它社会组织应有更多的担当和作为。近年来,国家围绕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各地也结合实际制定了一些有本地特色的具体政策,对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从目前情况看,部分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政策效应尚未得到充分发挥,亟待进一步落实好政策,加强和改进就业服务。而这方面,芜湖市一直在努力。7月12日,芜湖市2013年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首场对接会召开。经过遴选,60家企业拿出了2480个见习岗位,专门针对尚未落实工作的高校毕业生。日前,弋江区政府与芜湖职业技术学院签订合作共建新型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框架协议,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该孵化基地大学生创业实体享受相关税费减免与资金补助,对符合条件的科技型或新型业态创业企业,政府给予风险投资。
其实,就业难与易,很大程度上还是取决于个人观念。对于毕业生而言,最首要的就是调整好就业心态。心态对头,即便就业形势再难,还是有可能找到理想的工作岗位。如果一味好高骛远,即使就业形势再好的年份,恐怕也难捧上“第一个饭碗”。
马小平
新闻推荐
本报讯(记者 吕毅)昨日,全国台联党组书记、副会长梁国扬一行来芜考察。市委副书记雍成瀚,市领导凤剑峰、李志国等分别会见或陪同考察。梁国扬...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