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夏日,游泳自然成了市民们避暑和运动的好方式。但在何处游泳,游泳安全也成了新的话题。记者近日发现,市中心的镜湖就成了少数市民“野泳”的场所——
众所周知,镜湖作为城市景观性公益设施,不仅供游客游览和观瞻,而且还是提升城市幸福感的一项宜居指数,已成为众多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然而随着气温的升高,一些市民为了图个凉快竟然把镜湖当成了游泳场,除了不雅观不协调不安全外,还大煞风景。那么,镜湖成游泳场到底说明了啥?
是市民的安全意识不高?环湖设有众多“禁止游泳、垂钓”,“镜湖水域水深危险”警示牌,然而如此温馨提醒却没有阻挡住一些市民涉险游泳的欲望,存在重大的安全隐患,镜湖成“野泳”场的背后暴露出市民安全意识的缺乏。
是部分市民素质低不文明?镜湖作为公共场所,市民们应当加倍呵护才对,然而部分市民不仅不爱护,反而把其当做公共游泳场,如此种种戏水的乱象,显然与芜湖的城市文明格格不入。
是公共游泳场所匮乏?诚然镜湖成游泳场是市民素质低下的一种表现,但是气温高升,市民该去哪里游泳呢?试想,假如我们的城市有足够的游泳场满足市民的游泳需求,那么谁还会在公众的谴责下冒险游泳寻求凉爽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镜湖成游泳场是城市公共配套设施与市民需求之间的矛盾纠结。
为此,笔者认为,要想破解镜湖成“野泳”场的尴尬,有关部门除了加大管理力度之外,还应从健全城市公共游泳池着手,只有引导并满足市民的游泳需求,那么无形中才能提升市民的素质,提升城市的形象和文明。
吴献坤
新闻推荐
本报“关注大学生就业创业”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反响。在与“史上最难就业季”的狭路相逢中,他们身体力行,向广大高校生描绘出另辟蹊径的别样风景。 &n...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