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前,大家在表达对教师群体敬意的同时,也有人针对部分教师收受礼物的现象进行讨论。应该说,这是法治社会公民的自由,这种“说话的权利”,应该坚决得到捍卫。但是,可以“说话”不代表“想怎么说就怎么说”,甚至是“捏造谣言”、“恶意中伤”。
《教师的节操何在》网帖中,对于小学校长周明浩的“投诉”,其真实性值得推敲。且不谈该校长在不止一所学校做过多年的校领导,师德与业务能力都获得普遍认可;就算是一名普通的小学校长,也不可能在公共场合说出“送礼的我不记得,但是不送礼的我肯定记得”这样弱智的话。不知道发表此帖的网友是亲耳所闻这句话,或是道听途说误解了,抑或压根就是凭空捏造。总之,如果真是“无中生有”,不仅是对当事人的一种诋毁,也是对芜湖市教师群体的一种抹黑。
网络社会,飘渺虚幻。人人可以发声,人人也是听众。但是,传播信息的基础应该是事实,理性的建设性的问询和建议,当然是大部分发言的准则。如果为了博取关注,发泄私愤,肆意造谣传谣,不仅会伤害他人,还损毁一个地方的形象。试想,如果《教师的节操何在》被众多网友不负责任地转发、评论,那么教师节前,“芜湖小学校长”可能就成为网络热词。届时,“受伤”的不仅是这位小学校长,还包括所有的教师们,当然,一定还包括被追究法律责任的某位传播者。
就在几天前,芜湖市举办了网络媒体“坚守七条底线,抵制网络谣言”座谈会。全市网络工作者一致认为,网络空间是现实社会的延伸,网络文明是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大家应高度自律、勇于担当、共同努力,自觉做坚守“七条底线”的带头人。看来,“抵制网络谣言”不仅需要口头上承诺,行动上也一定要落实。(文中“周明浩”为化名) 肖申
新闻推荐
9月5日下午,“芜湖...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