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正在修理自行车
从去年9月22日试运行开始,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已经运行近一年,据芜湖公交集团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已投放约12000辆公共自行车,建成532个停放点,其中通电通网正常使用的有478个,一天最高借还车次达到4万多次。公共自行车给广大市民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在考验着使用者的文明素质,少数市民缺乏对公共自行车的爱惜,还有人为了自己使用方便,还长期“霸占不还”。
最多时一天要修一百多辆
昨天上午,记者来到位于港西的公共自行车调度维修站,在维修站的院子里,记者看到,几百辆车座位被转向后的公共自行车静静地停在那里,等着师傅们修理,它们身上各有各的“伤病”(如左图)。
“前段时间天气热,车胎容易跑气,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还没有来得及到点上给车胎打气,而市民又骑走车胎瘪气的车,车胎就很容易破。”说这话时,江师傅正在给一辆公共自行车补胎。“大一点的损坏就是撞伤。”江师傅说。“自行车骑长了自然损坏或者意外撞伤不可避免,但如果是市民人为损坏,应该受到谴责。而现在这种情况还不少。”
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公共自行车的车座位被割破。“现在比较严重的一个毛病还有自行车变速齿轮的损坏,这都是因为很多人没事干就坐在被锁住的公共自行车上,把公共自行车当健身房里的那种健身单车来骑,车轮倒转是最伤齿轮的,修也不好修,希望以后大家不要玩这个游戏了。”采访中,江师傅向记者诉苦。据港西维修站的几位师傅透露,随着公共自行车使用的普及,维修率呈上升趋势,“我们港西站这边三个师傅,最多一天要修一百多辆,石城湖那边的维修站还不算。”
不少公共自行车长期难“归家”
对于公共自行车来说,租赁站点就是它们的“家”,如果没有特殊情况,市民应该将借出去的自行车及时还回站点,尤其是晚上,绝大多数公共自行车应该是在站点这个“家”里过夜的。但是记者发现,不少公共自行车经常出现在居民小区或者居民家中,有的还在小区和家里过了夜,有的甚至长期“流浪”在外有“家”不能回。
记者了解到,目前芜湖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还没有开始计时收费,正是因此,不少市民“钻空子”将借出的车用二次锁锁在小区里或是直接推回家中长期“霸占不还”。“反正不管借多久也不用花钱,省得借来还去的麻烦。”采访中,有市民这样向记者表示。
“停在市民家里还好一点,如果停在小区里,尽管有二次锁,那公共自行车的安全还是得不到很好保障,损坏率也会相对高一些,最重要的是如果大家都把车骑回家不还,那么租赁点上的公共自行车数量就会经常出现不够的情况,影响其他市民的使用。”昨天,神山口调度站的张师傅对记者说。对于这种情况,负责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建设的周经理表示,“等所有站点全部建好通电通网计时收费后,部分市民不自觉的情况将得到有效约束,但目前还是要靠大家提高文明素质。”
采访中,调度站和修理站的师傅们都希望通过本报向广大市民呼吁:“公共自行车虽然姓‘公\’不能据为己有,但是在骑行使用时市民一定要像爱护私家车一样爱护它们,公共自行车是绿色风景线,骑行的市民也应该是一道道文明风景线啊。”
记者 胡芳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第二期)根据国务院《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规定: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城镇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城镇私营企业及其他城镇企业、事业单位、民办...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