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江城各社区几乎都有残联专职委员,他们中的多数人身患残疾,却克服自身困难奔波忙碌,“穿针引线”传达政策,用心用情为社区残疾群体排忧解难。近日,记者采访了几位社区残联专委,倾听他们的助残之路,分享他们的快乐和感动。
八年助残之路
他会继续用情坚守
5月15日上午,参加完芜湖市残疾人普法知识培训班后,拄着黑色手杖的乔毅又匆忙赶回镜湖区殷家山社区组织志愿者开展助残日活动。
50岁的乔毅原是一位普通工人,2006年,右腿已做过5次手术的他又突遭韧带断裂,之后他的右腿渐渐弯曲,不能用力,平时需拄着手杖才能步行。也正是那一年,他走上了新岗位,成为芜湖市首批社区残联专职委员。
没有工资,靠着补贴和低保收入维持生活的乔毅将帮助残疾患者解决困难作为“重心”。社区有一户残疾家庭,儿子患有智力残疾,母亲三级肢体残疾,在为他们申请困难补贴后,乔毅又多方联系,为母子二人各自找到了工作;性格内向、智力三级残疾的小汪渴望自食其力,乔毅便陪着他一趟趟地跑招聘会,鼓励他多参与社区活动,打开心扉。8年来,乔毅还协助社区开展了各种助残活动:上门慰问、康复训练、免费听力检测、残疾人象棋比赛……每一位残疾人的姓名、家庭情况,他都已烂熟于心。
除了做实工作外,乔毅也一直在寻找一种特别的方式为残疾人发出呼声。自去年10月晚报招聘通讯员后,爱思考的他便报名加入,以一个残疾人的视角,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写成新闻或民情日记,发给晚报刊登。“希望全社会能多多关心残疾群体。”乔毅说,作为残疾人,他能为残疾人服务是一份责任,也是一种幸运,往后他会继续坚守在岗位上。
脑瘫大学生
助残之外不忘志愿服务
戴着眼镜,高挑的个子、脸上始终洋溢着灿烂的笑容……28岁的脑瘫患者水凌云乐观、漂亮。虽然双手的手指不太协调、说话也有些障碍,但凭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她像正常孩子一样考上了大学。2009年大学毕业后,她毅然选择到弋江区禹王宫社区做一名残联专职委员。
“残疾人为残疾人服务,更贴心也更能获得理解。”于是,除了帮助残疾患者申请救助、传达区残联的通知外,细心的小水只要看到报纸和网站上有关于残疾人的励志文章后,她都会及时告诉辖区的残疾患者,鼓励他们积极面对生活。
社区残联专委一般只需要上半天班,但是水凌云却常常忙碌一天才下班,协助社区多做点事。社区举办节日活动,她也忙着布置现场;其他社工工作较重,她便搭把手帮忙;入户调查摸底时,她经常忙到晚上。热心的水凌云还是社区“四叶草”志愿者。92岁的尹桂英老人一个人住在麻纺厂宿舍,水凌云便尽自己所能帮着老人打扫卫生,陪着聊聊天。“不辛苦,很充实。”水凌云说,她一直在快乐地工作、生活,也会继续用情用心为残疾人服务。
为残疾人服务
他收获感动和自信
自小患有小儿麻痹症、右手和右腿不能像正常人一样活动……39岁的晋家龙属于二级肢体残疾,初中毕业后找不到工作的他只好待在家里,悲观内向。自2007年,清水街道划到鸠江区后,他便走上了社区残联专委这一公益性岗位,也走向了自食其力的新生活。
位于城郊的大闸社区是个村改居的新社区,晋家龙清楚地记得,他第一次入户摸底残疾人情况时,只有十几个人办理了残疾证,不少人不愿意透露自己残疾的情况,有时还会遇上闭门羹。宣传政策、耐心走访……渐渐地,腿脚不便的晋家龙感动了辖区残疾患者,大家愿意找他倾诉,越来越开朗的他也想方设法帮残疾群体排忧解难。
7年助残之路,晋家龙也收获了无数感动。18岁的刘成丹是位脑瘫患者,以往只能依靠着小板凳半蹲着走路,晋家龙了解情况后,两次帮她申请了免费肢体矫形手术,看到刘成丹从蹲着到能直立起来到如今站着走路,晋家龙满心喜悦;因为工地上的一场事故,刘平被钢筋砸倒导致佝偻肢体残疾,失去工作后,晋家龙帮他申请创业资金,刘平包了个鱼塘还开起了小店,一家人渐渐渡过了难关,两人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互相帮助。
“也许正是这一次次的感动,才让我更加热爱这份工作。”晋家龙说,因为这份工作,他对残疾患者有了更深地了解,也实现了自我价值,增强了对生活的信心。
记者 芮娟 文 许诚 摄
新闻推荐
近日,芜湖市新华书店有限公司因存火灾隐患,被消防部门处以两万元的处罚,并被镜湖区政府列为重大火灾隐患,予以挂牌督办。目前,该公司已全额交清罚款,并积极整改火灾隐患。&nbs...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