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五月份节日扎堆,是“红五月”,前两天,我突然想探个究竟,看一看这个月到底有多少节日。百度上一搜,结果吓一跳,从月初的国际劳动节、青年节开始,到中间的护士节、母亲节、电信日,再到月底的世界生物多样性日、无烟日,林林总总,一个月的各种节日将近30个。看着这一长串节日名录,我不由得感叹自己太孤陋寡闻,也由衷地惊叹于世人在节日方面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所谓“有节过节,没节造节”,商家的这一营销思维,变成了全人类的共同逻辑,一个喜盈盈、热腾腾的五月,就这样花枝招展地过来了。
促使我产生这个探底冲动的,是5月15日中午下班回家的路上,打开收音机,“环球资讯”广播说当天是第20个“国际家庭日”。这个消息让我产生了小小的好奇:世界上还有这么个节日?居然已经是第20个了?我以前怎么没有听说过呢,并且也没有听到、看到周围有什么人来过这个节日,各级政府和组织、社会机构似乎对这个节日也没有太多的关注,企业、商家好像也忽视了这个节日的存在,母亲节那天,手机上全是亲情信息和与母爱有关的心灵鸡汤,可15日这天居然没有收到一条关于“家庭日”的各类信息。是我们把“家庭”遗忘了,还是“家庭”抛弃了我们?
这样想着,越发感到“家庭问题”的严峻性,也突然明白了当年联合国设立这个节日的良苦用心。上世纪八十年代,面对日益上升的离婚率、人口老龄化、单亲家庭、贫困家庭等与家庭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联合国把1994年确定为“国际家庭年”,并从这一年开始,每年的5月15日为“国际家庭日”。设立这一节日的宗旨,在于呼吁世界范围内的人们重视日益严峻的家庭问题,推动国际范围内关于家庭问题的合作与交流。从此,围绕着家庭,每年一个主题,到今年已经整整20个年头。2014年,联合国为“国际家庭日”设立的主题是“家庭事关发展目标的实现:国际家庭年20周年”,而中国为这个节日确定的主题为“人人健康、家家幸福”,听起来多少有些“中国梦”的感觉了。
中国的发展比西方迟了一步,他们上世纪遇到的家庭问题,今天来到了我们的面前,如此现实,如此严峻,又如此冷酷,并且打上了深深的中国印记,带上了浓厚的“本土化”色彩。摆摆看,婚姻、住房、教育、医疗、养老,这压在百姓心头上的几座“大山”,哪一样不是与家庭紧密相关?国内离婚率火箭般速度的上升,已经让很多人对婚姻失去了信心,独生子女政策之下出现的“空巢老人”和“失独家庭”现象,让人无奈之下多了几分酸楚,更不用说变态的房价和畸形的教育,以及百姓不能承受之重的医疗和对未来悬着心的养老了。面对这么多“中国特色”的家庭问题,居然没有人想到要来纪念“国际家庭日”,可见家庭这个最基础的社会细胞,已经被忽视到了何种程度。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之下 ,要想不出家庭问题,得有多难啊。
其实,只要翻一翻中国历史、回味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就会明白,强调整体漠视个体、倡导大家轻言小家,在我们国家是有着长期且稳固的文化基因的。这样的传承下,你让我们的管理部门、社会机构去大张旗鼓地宣传“家庭日”,那与主旋律是合不上拍的,这可能就是这个国际性的节日在中国没有市场的根本原因,也是家庭问题在国内日益突出的根本症结所在。我所想不通的是,一个国家,如果连家庭问题都不重视,都解决不了,满眼望去,一个个小家庭充满了紧张、惶恐、不安,又当如何去建设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呢。
晚上回家的路上,路过公园,听到了那首著名的曲子《回家》,很好的感觉。
宛农(芜湖著名民企高管)
新闻推荐
本报讯 记者从市国税局获悉,6月1日起电信业将纳入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都将实行差异化税率,基础电信服务和增值电信服务分别适用11%...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