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人一日未见,寻亲的脚步就不会停歇。6月20日,曾于2012年参与过芜湖寻亲活动的五名青岛孤儿,再次抵达家乡芜湖。时隔近两年,除了闫茂伟是来芜湖探望亲人之外,其余四名孤儿此次来芜的目的依旧是寻亲。
为了寻亲重返故乡
于华、张黎明、张秀玉、李爱玲,这四名孤儿的名字想必大家并不陌生。2012年的9月,她们曾乘坐大巴来到芜湖,参加由本报组织的大型青岛寻亲活动,然而,尽管那次活动影响力广泛,但时隔半个多世纪,寻亲之旅依然没能让她们等来期盼已久的好消息。带着失望回到青岛后,她们心里还存着寻亲的执念,在身体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坚持还要来家乡芜湖再尝试一次。端午刚过,四人与曾于2012年在芜湖寻到亲人的刘春芳商量好,让她带着大家再回家乡一趟。
6月21日,记者在报社见到了于华、张黎明、张秀玉和闫茂伟。如同两年前一样,她们依然熟络地和记者打招呼,甚至拉着记者的手侃侃而谈。“李爱玲身体不舒服在酒店躺着。”于华说,本来刘春芳也要来芜湖探望弟弟,但是由于临时出了点状况,没能成行。“这也许是我们最后一次来芜湖了,年龄大了,总想再努把力找找。”每次,一说到寻亲,于华总是动情流泪。“是啊,我今年都58岁了。”张黎明说。
于华说,这次她们来芜湖,打算把芜湖四县全部跑一遍,让寻亲的范围尽量广一些,看看有没有奇迹出现。她告诉记者,2012年举行的寻亲会,刘春芳顺利找到了母亲和弟弟,这件事多少让大家都感受到了希望。虽然希望很渺茫,但是不尝试就意味着没有可能。
探亲之余帮伙伴寻亲
和四位伙伴相比,闫茂伟此行显然轻松很多。她的外甥女潘祥枝一直陪着她,连声叫她“小姨”。2012年,因为长相、身高相似,寻亲会结束没多久,闫茂伟就认下了芜湖的姐姐和外甥女,即便没有做亲子鉴定,但双方都认定对方就是自己的亲人。“你看,我们家的人都是高个子,大手。”潘祥枝对于闫茂伟的到来颇为兴奋,采访的时候,她和婆婆一直陪同着大家。她说,这次将带着小姨和青岛朋友在芜湖好好走走,“要带她们去吃芜湖的小吃,虾籽面、小笼汤包。”
目前,这批青岛孤儿下榻在芜湖中山南路的一家快捷酒店,每天都奔走于芜湖市区与县城,寻找亲人。鉴于她们的要求,记者再次将她们的个人信息公布出来,读者朋友们如果有相关线索,可与本报联系:
张秀玉:1953年4月15日出生,原名似是毛来娣,1954年于芜湖海泊河育婴堂抱养。联系电话:88866183、83682225
于华:1956年3月10日出生,1957年5月抱养于安徽芜湖儿童教养院,时用名李毓华 。联系电话:13698687351
张黎明:1956年9月出生,约1957年6、7月份由姨母抱于芜湖育婴院,领养时也姓张,时10个月大。联系电话:13255562928
李爱玲:身份证上是1957年出生,现年55岁。被领养于安徽省芜湖市儿童收养所,1957年11月11日由安徽芜湖市东门派出所迁出,当时用名杨林。联系电话:13255555040
记者 李婷维 文 吴安亚 摄
新闻推荐
昨天安徽省高考成绩揭榜,人们关心的除了录取分数线之外,估计还有“谁是第一”这样的关键词了。上个世纪70年代,国家恢复高考后,很多年来人们都在关...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