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热六月,到了毕业季,各式奇葩毕业照又开始层出不穷,牵着孩子告别校园不算新鲜事,趁着毕业向女老师求婚也不算离谱,可还是有这么一张毕业照,引得众人啧啧称奇:北京大学2010级古生物专业毕业生薛逸凡在社交网站贴出了一张“一个人的毕业照”,因为这个专业只有她一个人!
一个专业只有一个人,在人满为患的中国大学校园,几乎不可想象,网友们也纷纷调侃:“班长支书一肩挑”、“名校名师一对一辅导”、“这下逃课也没门”……古生物专业学的啥,很多人都不知道,但一定是枯燥乏味而且难就业,也就是所谓的“冷门专业”。要不,怎么会只有一个人报考呢?可薛逸凡说,她报考这个专业,纯粹是为了兴趣,至于就业?呵呵,她已经被多所国外名校邀请就读了!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为喜爱,薛逸凡耐得住寂寞,苦读四年终于取得佳绩,这称得上励志的榜样。可令人唏嘘的是:现在的大学里,又有多少学生是因为“兴趣”在学习呢?我们选择专业的初衷又是什么呢?
前几年,诸如“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管理”、“广播电视播音主持”这些“高大上”的专业在各所大学遍地开花,虽然分数线居高不下,学生家长依然趋之若鹜。盲目报考“热门”专业折射出我们的大学教育和社会需求的不匹配性和当下大部分高校学生的浮躁心理。大学为了拢聚生源,将现下能赚钱的、就业好的专业纷纷上马,一些基础学科和冷门学科却被冷落一旁。家庭和学子们也视学历为就业的“敲门砖”,用四年大学时间“睡”出一张文凭,有的甚至是为了上大学而上大学,光耀门楣出个大学生,管他什么专业和未来。
是不是报考“热门”就一定等于就业“热门”,而报考“冷门”就等于就业“没门”呢?恐怕不能一概而论。可能当年的“热门”几年过去,等到毕业时节,却又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面临艰难的就业处境;静心修炼,专业精通,也可以将“冷板凳”捂热,成为香饽饽。想当初,医学、法学、计算机等专业红极一时,现在却因人才过剩,就业亮起了“红灯”;相反,昔日被视为冷门的专业如建筑工程、气象、中医按摩等,则出现毕业生供不应求的状况。所以,考生在选报志愿时,切忌盲目跟风,一味追求所谓的“热门”专业,一定要结合自己的职业规划和兴趣来选择,有兴趣、适合自己的专业就是好的专业。如果某一专业不符合考生自己的兴趣或不能发挥自身的特长,即使专业实力再强,选择它可能也是不科学、不合适的。每年都会有学生入学后发现所学专业不适合自己而转专业的情况,也不乏考生发现所选专业不符合自己的兴趣爱好而学得比较痛苦的例子。高校也要赋予学生更多的选择权,扩大学生的选择机会,引导学生学会规划、选择,将自己的傍身技能学精学透。
当学生的选择更加理智,学校教育树立起服务学生的理念,用心办好每一所学校、合理设置每一个专业,这样,每一所学校的每一个专业,对于将其作为选择的学生来说,都是好专业。
江帆(芜湖广电生活频道1890栏目制片人)
新闻推荐
本报讯 昨天下午,芜湖市检察院举办“举报宣传周新闻发布会”。该发布会通报,去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185件257人。这些案件中的七成以...
芜湖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芜湖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