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新闻 无为新闻 芜湖县新闻 繁昌新闻 南陵新闻
地方网 > 安徽 > 芜湖市 > 芜湖新闻 > 正文

还是前年底汪志高先生成功地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画展

来源:大江晚报 2014-06-03 21:35   https://www.yybnet.net/

还是前年底,汪志高先生成功地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画展结束时他表示,有创作巨幅油画的打算,引起朋友们的关注和期待。

随后的元旦春节期间,志高先生独自在他的画室度过。到了四月的一天, 画界的十几位同仁结伴前往聚会,进入画室,人们怔住了,透过油彩色料散发的熟悉气味,一幅长8米、宽1.6米的巨型画作刚刚完成,沿墙而立。作为费时费工的画种,谁也没想到,画家这么快就兑现了愿景。

这幅作品,就是如今正在北京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展出的油画《南疆巴扎四联画之一——早市》(如图)。由于这次全国画展作品尺寸规格所限,只截取了其中一部分,故称四联画之一。

我初次看到画面,便立刻被震撼了。一个大漠地带的普通集市,竟被全景刻划,推出这般宏大的排场。

维语中,集市称为巴扎。画面上的这个巴扎,大概位于城市边缘,开阔的露天背景中,隐现了远处的房屋和塔吊,朝阳正在升起,土地格外火红。近处,是来赶早市熙熙攘攘的人群。大棚内维族习俗的服饰经营,棚外男人们的牛羊交易,土特产买卖,还有手举乐器叫卖的青年……小吃摊前,一家三口围桌而坐,烤肉串的烟熏和哈密瓜的清香夹杂一起。外围的货车旁,有等候亲人的女眷,玩耍的孩童,一位爷爷亲着孙儿,正在享受天伦之乐。画家精心塑造出了众多人物形象,面目清晰神态各异,细数起来,从嗷嗷待哺的幼儿,到银须飘逸的老翁,足有近百人之多,功夫真是了得。

作为艺术品,画家为我们提供了鉴赏的载体。这人、这物、这景的比例和把握,这光线的调度变幻,题材的浓缩,内涵的扩展,所有这些该怎么去赏析?画家的匠心何在?我一头雾水,道不出所以然,只是隐约感受到它的神秘和张力。比如人物的刻划,无疑是这幅作品的核心部分。透过各种传神的表情、动作,似乎可以揣度其中的话语。如果我们和画面展开对话,是否可以猜测他们各自的独特经历和命运,或摸爬滚打饱经沧桑,或图存求变历练技能。是否可以看到,他们在艰辛劳作之余,也沐浴着情感的滋润,向往着家园的兴旺,犹如沙漠中也有水源,也有绿肥红瘦、浓香馥郁。当然,这些都是看画人的事。画面给予的联想,或许会拓宽我们的视野,使我们嗅到精神世界的浪漫气息。

身为芜湖画家,志高先生一直致力于本土的创作。江南的古朴村镇,农家的喧闹小院,山水互映的飘逸,青翠欲滴的竹林,可谓尽收笔底。近年来,怎么突然醉心于西北的黄土地和边疆风情了呢?

色彩!对色彩的崇拜。志高先生不假思索地回答。在众多绘画元素中,技法固然重要,但志高先生最崇拜的,还是色彩。他说,自然界的颜色有几万种,在光的折射下姿态万千精彩纷呈。画家的责任,就是要发现、追寻、捕捉它们。展示色彩的美,这才是油画最本质的灵魂,也是油画区别于其它画种的最大特点。相对于江南的精致灵透,西北地区风光绮丽,民族服饰灿烂耀眼,加上浩瀚的高原和沙漠,苍劲浑厚、热烈奔放,构成另一座蕴藏着丰富色彩的宝库。能够去采风,反映那儿的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真是天赐良机。在大漠地带游走、写生,体验生存的智慧,感受历史的风尘,这一切,让志高先生魂牵梦绕,经过大量的积累和准备,终于将丰沛的见闻以绘画语言记录下来,成为艺术现实,诞生了《早市》这一巨幅油画。

志高先生退休后,依然壮心不已,三次进入全国画展。相信他还会坚持探索下去,给芜湖市美术界带来更多的惊喜。

□和春

新闻推荐

全市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启动

本报讯  6月1日下午,20名芜湖“徽嫂”齐聚镜湖区滨江一米阳光党群服务中心,比拼包粽子技能,2014年“芜湖徽嫂杯”芜湖市家庭服务业职业技能大赛也在当天同步启动...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猜你喜欢:
评论:(还是前年底汪志高先生成功地举办了第二次个人画展画展)
频道推荐
  • 六安市金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清理“僵尸企业”不断优化营商环境
  • 合肥虾市转冷“量价齐跌” 今年市场上以本地小龙虾为主,与往年相比售价下降20%左右
  • “00后”,书写不一样的青春
  • 乘地铁 学国家安全知识
  • 消费市场发展稳中向好
  • 热点阅读
    文牧野: 我一直追寻着真实与真诚... 王阳:《人世间》让人思考什么是活着... 国潮那么潮
    图文看点
    乡里乡亲
    张庭夫妇公司被认定传销 举报者:担心... 电影《花渡好时光》定档 回乡青年演... 从《少年》《下山》《踏山河》到《孤...
    热点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