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
“住改商”引反感
市民张女士住在某小区15号楼,她刚搬进新房没多久,就发现该栋楼内人员出入频繁,而且早上8点多和晚上5点多是电梯使用的繁忙时段。经过一番观察她发现,她所居住的居民楼内不少房屋变成了经营场所,理发店、美容院、彩妆店、瑜伽馆、公司等等五花八门。这让她失望之余有些气愤,住宅小区为何被店铺入驻?扰民行为谁来监管?
在张女士看来,小区内商家“入驻”让居民楼出入人员变得非常复杂,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这些经营场所也会增加电梯等公共设施的使用率,无形中增加业主的公摊成本。“小区内应该是不可以随意开店的,这些店面有无资质也是问题。”张女士说道。
走访:
“住改商”五花八门
接到张女士反映的问题后,记者来到了该小区,走访发现确实如张女士所反映的情况,15号楼的3、4、5、8、18、21等楼层都有“住改商”的身影。记者随机走访了其中4家商铺,调查了解其有无相关证件,其中有两家经营户坦言没有办理,一家答复正在办理,另一家则表示,有专人管理,不方便出示。
随后记者走访多个小区发现,“住改商”并非个别现象。小区住宅楼内时不时可看到“培训班”、“美容院”、“某公司”、“棋牌室”等各种招牌。记者看到,许多临街住宅的窗户上打出各类广告,并附有业务联系电话。在五一广场附近某小区,记者发现其内“住改商”现象非常普遍,进入小区如同进入了“商业街”。走访中,不少居民都对“住改商”表示反感,认为其扰民,存在安全隐患。
原因:
利益驱使
为何经营户都喜欢“扎堆”居民楼内?记者在走访中了解到,多方面因素的驱使,是“住改商”现象日益增多的一个重要原因。
从事多年房产中介生意的李老板(化名)告诉记者,从商家角度来说,租用住宅从事经营,能节省不少成本。以公司为例,按照目前芜湖市的市场价格,中等市口位置租用写字楼一个月大约需要40元/平方米,租用80平方米,一个月就需要3200元,而租用居民楼100平方简单装修的套房,一个月大概在1000元到2000元,相对来说划算很多。
而对房东来说,租给商户比租给普通居住者获利更高,租金相对丰厚且稳定,商户们基本上都是以年为单位支付,避免了租赁空档期带来的损失。这是房东将住宅租给商家的主要原因。
监管:
交叉管理成难题
对于小区里面“住改商”用户以及由此带来的一些生活烦恼,不少业主都找小区物业反映。中央城B区物业公司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对于“住改商”,物业公司也很烦恼,居民楼内从事经营无形中会增加不少物业管理成本,而且容易引起居民误解认为物业公司不作为。“其实物业公司没有执法权,一旦接到居民投诉,只能通过房东或是业主施压,至于效果不好说。”这位工作人员表示。
记者就此采访了芜湖市工商局相关部门,一位工作人员表示,根据相关规定,经营户要在居民楼内从事经营活动,想要取得营业执照等证件,必须提交经营场所所在地居民委员会或业主委员会出具的有利害关系的业主同意将住宅改变为经营性用房的证明文件,不过因为一定程度存在扰民等问题,存在利益关系的业主不会同意,因而一些经营户直接绕开此项规定直接经营,也就成了无证经营。
对于无证经营,这位工作人员表示,按照相关规定,查处无证经营涉及到了工商、公安、教育、环保等多个部门。其中,工商部门主要负责依法查处一些无证经营行为,比如无须办理许可证或者其他批准文件即可申办营业执照而未申办营业执照,擅自从事经营活动的无照经营行为等。如果涉及到前置审批部门,将需要前置许可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进行处理。比如像一些固定场所的餐饮、美容美发、*等行业,则须到卫生部门办理许可方能从事经营活动。“交叉管理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查处难度,不过芜湖市目前计划出台相关规定,一旦通过,对于‘住改商\’现象将有可能破解。”这位工作人员说。
记者 俞红林 实习生 曹雪娇 高莹茹
新闻推荐
日前,泰国方面发布消息称,为促进泰国旅游业,泰国方面决定对中国大陆及台湾游客免除3个月签证费,该政策于8月—10月执行。记者采访芜湖部分旅行社获悉,目前泰国游受之前该国政...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