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脆的竹板敲打声由远而近,一阵阵地从街头传来,芜湖人一听,便知道这是卖藕稀饭的摊子来了(如图)。眼下,到了莲藕渐渐成熟的季节,经过了一夏天的“蛰伏”,江城街头卖藕稀饭的小贩也陆续出摊了,三四个钢镚儿就能买上一碗,换来的却是满口清香软糯的美妙滋味。
“每年8月中旬开始卖,卖到来年5月,秋冬天是生意最好的时候。”何师傅家住老红光大院,和妻子一起经营着卖藕稀饭的小摊,前些日子,鲜藕开始大量上市,价格回落,休息了一个夏天的夫妻二人又“重出江湖”,开始制作藕稀饭售卖。“夏天的藕不仅贵,肉质也太嫩,不太适合做藕稀饭,所以夏天街上很少有卖这个的。”何师傅说,到了秋冬季节,大量藕成熟上市,不仅价格便宜,藕的肉质也老些,煮出来才有粉糯的口感,藕稀饭吃起来才更粘稠,“到了11月份前后,那时候的藕是最好的,又糯又香”。
每天早上6点去市场采购新鲜的藕,回来后削皮、洗净,掐去头尾两节,粗壮的中段被整节丢入锅中,与糯米一起熬煮。“这么多活干好就要一上午,下午再出来卖。”何师傅妻子小张说,早上在家得支两个炉子煮两锅稀饭,用的是铜锅,这样煮出来的粥味道浓、颜色也是深深的藕色,出摊时,车上也会盛两个口径很深的锅,一只铜锅装着稀饭,另一只普通的锅用来装水,铜锅下烧着煤,稀饭始终是温乎乎的。何师傅骑着三轮车,每天下午一点多钟出摊,先会在家附近绕上一圈,因为有很多熟识的顾客,下午4点多来到康复路、砻坊路一带,敲着竹板沿街叫卖,每到傍晚稀饭就被一扫而空。
“这一锅稀饭大概能卖70多碗,大碗4块,小碗3块。”何师傅妻子小张说,藕是好东西,爱吃藕稀饭的人也很多,有时生意好时根本不够卖。昨天下午,在东方龙城附近,藕稀饭摊子前等着不少顾客,小张一次又一次麻利地掀开锅盖,用勺子在稀饭里捞出一截熟藕来,再用叉子叉起藕放入身前的碟子中,像切牛排那样,左手握叉、右手握刀,将藕切成丁,再倒入碗中,最后舀起两勺呈紫褐色的浓粥,盖在藕丁上,洒上些许白糖,一碗碗地道的传统美味在街头受到了追捧。记者 康丽 文/摄
新闻推荐
10天,销售额1.3亿元!8月的芜湖步行街上,华亿国际购物中心开展的“大抢节”出乎意料的火爆,成为老百姓街头巷议的热门话题。在现代电商和网购的强烈...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