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芜湖的许多考生已接到了梦寐以求的高校录取通知书。但对于很多高考生来说,刚刚经历了前一阶段填志愿时不知道想学什么专业的迷惘和纠结,又即将面临新的迷惘和纠结:面对一个月后即将开始的大学新生活,不知道自己能否喜欢上被录取的专业;不知道去大学报到前应该准备什么。
面临大学新生活,不知想学什么
在今年安徽省高考填报志愿的那段时间,多位考生在父母陪同下,找到记者咨询有关志愿选择事宜。记者问他们有什么爱好、喜欢学什么?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回答不上来。一位无为考生对记者说:“除了学习外,自己没有爱好,不知道今后想干什么,大学想学什么专业。”他的如实相告,竟让记者不知如何“参谋”。
记者与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曾鸣多次交流过关于考生的志愿选择问题,曾担任多年普通高中校长的他说,每年高考填报志愿阶段,都会有许多家长、朋友为孩子专业选择而请他支招,问他们的孩子有什么想法,回答基本上都是“随你们填吧,我没有什么想法”。
“这种现象很普遍,超过一半的考生在志愿填报时都是盲目或盲从的,有的靠家长作主,有的请老师拿主意,有的仿效同学。”与市一中教务处负责人聊起此事时,他这样说。
昨天,记者采访了市区省示范高中的一些录取重点大学的学生,他们中有多人坦言,尽管自己被重点大学的热门专业录取了,面对即将到来的大学新生活,自己其实挺茫然。这种茫然来自两方面:首先是自己并不知道自己喜欢学什么,其次是自己不知道今后会不会喜欢上被录取的专业。
如何“医治”准大学生的“专业迷惘”,芜湖教育界的人士认为,一方面需要克服应试教育的“副作用”,增强准大学生的自主能力;另一方面需要打破一选定终身的招生制度,给考生更多的选择机会。高校定专业太早、转专业条件过严的状况迫切需要改变。现在很多高校专业填报都是“一选定终身”,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会因为“学非所爱”而被扼杀。应该跟国际接轨,学生在大学里经过一两年通识教育后,兴趣会逐渐明晰,此时再选专业,盲目性就会大大减少。
拿到录取通知书,不知该准备什么
采访中记者发现,不少已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不知道在去大学报到前,应该准备些什么。
去年考取大连一所大学,眼下正在芜湖家中度假的李同学告诉记者,去年收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后,只知道在父母的陪同下,到商场购买各种开学的生活用品,或开心地玩耍,其它就没过问了。开学的头几天,天天为完成各种手续忙得不可开交,因为对各种办理程序根本不知道,只能边办边咨询打听。同宿舍有的新同学却办得有条不紊、不慌不忙,一问才知道他们在家时早就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并准备好了。
在南京上大学的小吴同学对记者说,她当年拿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后就为入学做了积极准备。大学开学的时候,当别的同学忙得不可开交时,他已经在为大学生活作规划。她建议准大学生在拿到录取通知书以后,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先去拍证件照,1寸和2寸的照片尽可能多洗一些,不管是新生报到还是参加学生组织、申请勤工助学,证件照必不可少。当然,从影楼拷贝电子证件照也十分重要,因为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各种资格证考试等电子照片必不可少。
在新生物品准备和入学报到方面,一些在校大学生还建议,新生在准备来校之前一定要核查身份证及复印件、高考录取通知书等。特别是一些证件的复印件,要多复印几份,不然报到时再去文印店,光排队就要花费很长时间。
独立生活在即,在家做些练习
对于准大学生来说,拿到高校录取通知书就等于拿到了“解放证书”。拿到这张证书,就可以告别父母,开始独立生活了。但升入大学后,各种问题扑面而来,如果之前你没有独立处理这些问题的经验,就会显得手忙脚乱。
采访中,一些在家度假的大学生对记者说,上大学是许多同学独立生活的开始。高中时代只要跟着家长和老师的节奏就够了,上了大学所有的日常琐事都要靠自己。有的同学缺乏起码的时间观念,难免顾此失彼;有的同学缺乏自理能力,物品摆放毫无章法,经常找不到东西……
还有卫生习惯也是个问题。在家时家长督促睡前洗漱,家长帮忙洗衣服、刷鞋,住进宿舍没人管了,有的同学成为彻头彻尾“有味道的人”,令舍友们不满。也有一些同学能够保持个人卫生,却从来不参与宿舍卫生的维护。
采访中,安师大附外的老师认为,学生是否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与父母的教育思路有着密切的关系。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完成学业已经很辛苦了,于是对他们的饮食起居大包大揽,孩子过着惬意生活的同时,也失去了独立生活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如今这种现象在准大学生中十分普遍,他们建议收到录取通知书的准大学生们,在报到前要在父母的指导下,学学基本的生活技能,不然一开始独立生活,肯定会吃不少“苦头”。
记者 王俊杰
新闻推荐
炎炎夏日,要是没有水该怎么过?十多天来,对于长江长小区16、17、18等几栋楼的业主来说,最难熬的事就是家中三天两头没水用,这几栋楼内供水管道经常爆裂,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