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一个阳光明媚、丹桂飘香的日子。30位书画家和老年书画爱好者齐聚在一个六层楼的会议室里,为庆祝建国65周年,他们在这里与芜湖军休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一次书画笔会。
像这样的笔会和画展,我已经参加了多次。如果没有细心和细致的投入和观察,总觉得大同小异。每次,都是排列着十多张画桌、铺上雪白的画布、准备好笔、墨、纸、砚;每次,都是来了十多个知名的书画家和几十个老年书画爱好者,他们各自也带来了毛笔和印章;每次,也都在现场挂上一个条幅、表明是开什么内容的书画笔会;每次的老年书画活动过程,也都是自始至终沉浸在其乐融融的氛围之中。
今天的书画笔会上,市老年书画协会会长王先英作了个简单的开场白,在一声“开笔”的宣布中,笔会就开始了。
今天,照例看到了几个我早已熟悉的知名书画家,他们擅长的书画也已烂熟于心:端木礼海的《梅花》,黄启林的《牡丹》,张乃成的《阿福》,洪明道、古绪华的《山水》,司天明、孟宪禹等的书法……在每一次的书画展上、在每一次的书画笔会上,还有在他们的书画集和参加全国、全省和市里的各类书画展和大赛中的作品,都能让我们眼睛一亮,让我们得到一次又一次的在艺术上和精神上的享受。
今天,他们又一次站在画桌前全神贯注地挥毫泼墨。
他们的作画和作品,被摄入了一个个照相机和手机的镜头。镜头中,还有观看他们作画的爱好者认真请教他们和学习作画的场面,更有欣赏和切磋书画技艺的生动情景。
我沿着一张张画桌,看他们画画、写字、探讨。一幅幅字画在眼前一字儿排开,我就像浏览着一条长长的艺术画廊:一朵朵艳丽的牡丹、梅花绽放了;一颗颗葡萄挂在藤架上了;一蓬蓬莲花出水了;一只只鸟儿振翅鸣叫了;一处处山光水色的《江南水乡》《山水图》仿佛在抒发和赞美着家乡和祖国的大好山河风光。
画幅上的题字更是贴切、生动、绝妙,有的让人回味、有的让人深思、有的让人动容、有的还给人以警示和警醒。如:“春云夏雨秋月夜,唐诗晋字汉文章”、“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池面风清凝露香”……
一幅幅书法见其功力,表达了老人们的心情、展示了他们的才艺和精神风貌:书法作品有书写的“中国梦”、毛主席的诗词和唐诗宋词……
“老树春深更著花”,老年书画协会的老同志,大多都是离退休后才开始学习书画创作的。他们有上了多年的老年大学的书画班,有从小就有上过私塾学校的底子,有自学成“才”的刻苦过程,也有拜师学艺的经历……“逸气于胸襟,逸趣于笔墨”,从他们“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的精神风貌中,我们看到了一颗颗与时代脉搏一起跳动的心、看到了他们一双双贴近生活低飞的翅膀。
□周祥鸿
新闻推荐
在重阳节来临之际,芜湖市老年学学会迎来了二十周年纪念,在这个大喜的日子里,为自己献上了一份生日礼物——《夕阳二十春》纪念专辑隆重出版。专辑...
芜湖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芜湖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