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民间谚语,一盘蟹,顶桌菜。螃蟹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不过专家提醒,这样的好东西吃来也有讲究,并非人人都能享用。
在芜湖市疾控中心,健康专家指出螃蟹是优质蛋白质食物,蟹肉细腻,谷氨酸、脯氨酸含量较多,对术后、病后、慢性消耗性疾病等需要补充营养的人大有益处。而且脂肪含量低,富含维生素A,有益于保护视力及皮肤健康。但是,由于其寒凉的特性和高胆固醇含量,有几类人群是无此口福的。
肝炎患者不宜食螃蟹,蟹肉中的蛋白质不易消化吸收,易造成消化不良和腹胀、呕吐等。螃蟹含胆固醇较高,每100克蟹肉中含胆固醇235毫克,每100克蟹黄中则含胆固醇460毫克,所以冠心病、动脉硬化症、高血压、高血脂症的等心血管病患者尽量不要食用。
有伤风感冒、发热症状的人不宜吃蟹;脾胃虚寒者也应不吃或少吃。过敏体质者和患有皮炎、湿疹、癣症等皮肤疾病的患者也要慎食,因为吃蟹可使病情恶化。患有胆道疾病如胆囊炎、胆结石症的人也不宜吃蟹,易使病情复发或转重。
孕妇、老人及孩子也要少吃。螃蟹性寒凉,有活血祛淤之功,对孕妇不利。老年人的消化系统功能衰退,吸收能力差,而幼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统统不宜多食螃蟹。
另外,专家还指出了吃螃蟹也有些门道。首先,吃蟹离不开新鲜姜末和食醋。一是使蟹味更鲜美;二是由于蟹性凉,而生姜性温,两者相合具有散寒、解毒之功效;三是醋可以杀菌,破坏蟹中的组胺。
再者,不能吃死蟹。因为螃蟹平时喜欢吃一些腐烂的食物,它的鳃、胃肠道里常常存在致病菌、寄生虫和一些有毒的物质。活蟹的肉中一般没有这些,但当它离开水后,随着时间的延长,体内外细菌便开始大量繁殖,直到肌肉深处。蟹死后,细菌繁殖更快,人食用有中毒的危险。
即使是活蟹,一些部位也不能食用。吃前要清除蟹胃,也就是背壳前缘中央似三角形的骨质小包;去除蟹肠,也就是由蟹胃通到蟹脐的一条黑线;清除蟹心,就是俗称的六角板;最后要去掉蟹鳃,即长在蟹腹部的两排软绵绵的东西。
记者 程茜
新闻推荐
夏薇,在今天的芜湖乃至安徽省律师界都颇有名气,以其个人名字命名的“安徽夏薇律师事务所”是芜湖市区目前唯一的个人律师事务所。近日,记者走进该所与夏薇律师“面对面”,对...
芜湖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芜湖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